台上,评委席。
杨思明频频扫向江北代表队的方向。
萧若尘已经连续给了他两次天大的惊喜。
不知道,这个屡屡创造奇迹的年轻人,能不能再让他惊讶一次。
哪怕只是提出一个有点价值的思路也好。
时间,像蜗牛一样,一分一秒地爬过。
各个代表队的方案,陆续被工作人员收上来,恭敬地送到了评委席。
江北队的方案怎么还没来?
就在杨思明望眼欲穿之际。
一份来自东瀛代表队的方案,被率先送到了他的面前。
杨思明定了定神,拿起方案审阅起来。
方案是用工整的汉字书写的。
山本东介提出的方案,核心思路果然也是先解决那要命的头痛。
但解决的方法,只看了一眼,
杨思明心头一凛,瞳孔都下意识地缩紧了!
“神经针刀疗法?”
杨思明喃喃自语。
方案中,详细描述了这种疗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利用一种特制的、锋利到极致的微型针刀。
通过现代影像技术进行极其精准的定位,选择性切断或损毁一部分传递剧烈疼痛信号的脑部神经末梢!
以此达到快速、强效、近乎立竿见影的止痛目的!
直接从物理层面,将传递疼痛的线路给剪断!
杨思明看得心惊肉跳。
这种疗法带着一种近乎西医外科手术的理念,却又披着中医“针”的外衣。
显得有些邪门歪道!
但其效果,似乎又确实有用。
神经都给你切了,还怎么感觉到疼?
但是,被切断或损毁的神经,是不可逆的!
方案的最后,山本东介给出了一个预估,采用此疗法,有七成把握可以有效控制头痛。
只是,病人的预期寿命,可延长两年。
两年……
神经针刀直接切断神经,用大脑的永久损伤,换取最多两年的无痛时光。
如果当年有这种“神经针刀”的方法,太医院会不会用?
先帝会不会选择接受?
或许真的会用吧。
至少,能让一代雄主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少受一些非人的折磨,保留一丝体面。
最终,杨思明拿起笔,在方案上写下了一个刺眼的分数——九分!
这是一个高到离谱的分数!
历年来,这道题的最高得分,从未超过五分!
“老杨,怎么了?”
一名评委好奇道:“东瀛队的方案有什么惊人之处?”
杨思明默默地将那份方案递了过去。
“你们自己看吧。”
另外四位评委轮流传阅,看完之后,都陷入了罕见的的沉默。
此法不简单啊!
就在这时,又一批方案被工作人员匆匆送了上来。
杨思明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从中翻出江北代表队的方案。
萧若尘写得异常简洁。
核心思路,先解决头痛,再固本培元。
杨思明不由自主皱起眉头。
这份方案很正确,也很稳妥,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可是,先帝的头痛,当年数十位顶尖大医都束手无策。
该如何解决?
方案里,只是笼统地提了一句,以特殊针法,导引内息,直捣病灶,祛除病根。
具体是什么针法,怎么操作,原理又是什么。
一无所知!
这些最核心,最关键,足以决定方案成败的东西。
萧若尘写的语焉不详,含糊其辞。
拿着薄薄的报告,杨思明心里犯了难。
这方案,毫无新意,让他满肚子的期待落了空。
谁不知道要先解决头痛!
关键是怎么解决,谁能解决?
这和他第一轮那份逻辑缜密到令人发指的诊断,以及第二轮石破天惊,一语断生死的霸气断言,简直判若两人!
杨思明进退两难,不知道该打多少分。
犹豫再三,他也没下的去手,而是将萧若尘的方案递给其他平稳,声音中,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失望。
“诸位都看看,这个方案……该如何评价?”
传阅一遍。
其他四位评委也是面面相觑,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和杨思明相似的失望和不解。
评委们扼腕叹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多半是还有东西没写出来,一会再问问吧。”
杨思明盖棺定论,只能这样安慰其他人。
评委们都很赞同的点了点头。
毕竟,前两轮萧若尘的表现那么惊艳,多给一些机会也无妨。
所有的方案都批阅完毕,工作人员开始紧张地统计最终得分。
杨思明起身,清了清嗓子。
“各位同仁,三轮病案分析,现已全部结束。在宣布最终结果之前……”
他的目光,再次扫向台下某个特定的方向。
来了!又来了!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众人跟着杨思明,看向了萧若尘。
这次,不知道他又搞了什么幺蛾子。
“老朽,还是想问江北代表队的萧若尘先生一个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