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建华在家里待了两天之后就离开了,继续从事他的火炮研究。

火炮种类繁多,但技术基本上是都相关联的。

有之前的火炮研发做基础,接下来其他类型的火炮研发相当顺利。

另外,张建华知道自己在火炮领域待不了太长时间,也有意培养火炮研发人才。

因此在研发的过程中,一点也不藏私,反而积极的回答大家请教的问题,技术资料也完全向大家公开。

在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下,研发的进度非常快。

在不到半年里,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舰炮、海岸炮和航空机关炮等都陆续的被研发了出来。

单单就技术方面而言,华国已经追上并超越了美苏两国。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材料问题,因为材料的限制,火炮的性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反而稍微落后于美苏两国。

只不过材料涉及学科非常广泛,不是一日之功就能赶上其他国家的。

面对这种状况,张建华知道自己是时候开启新的征程了。

而且以他对垂钓系统的了解,基本上吃透一项技术之后就会送上另一项技术。

有时候他感觉这个系统就是个智能系统。

为此他还试着沟通了几次,可惜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是每月1日零点准时开钓。

当晚,也就是1963年7月1日凌晨12点,新一月的垂钓开始了。

“垂钓。”张建华净收之后心中默念道。

和之前一样,钓竿隐入虚空不见,大约十几分钟之后,虚空一阵闪动,垂钓系统上挂着一个气泡。

张建华戳破之后,是一本本厚厚的资料。

仔细一看,原来是另一个世界2020年储存的全部材料的研发资料。

看着如此多的技术,张建华也犯难了。

以他一个人的力量,不知要研究到何年何月。

认真的想了想,张建华心中有了决定。

次日,他直接找到了聂部长,说自己要去京大上学,学习材料学。

“你要去上学?”聂主任诧异的问道。

“是的聂主任。”

没等聂主任继续发问,张建华便解释道:“聂主任,在火炮技术方面咱们已经追上并超越了美苏。

且通过这次研发,锻炼了人才,我留下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现在制约火炮性能及发展的反而是材料。

不仅仅是火炮,就是在其他领域,我国的材料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下一步我想从事材料研究,力争追上他们。”

“这和你上学有何关系?”聂主任不解的问道。

张建华解释道:“聂主任,我之前并没有深入接触过材料领域,因此我想找一个老师先去学,然后再开始研究。”

聂主任拍了拍张建华的肩膀,深情的说道:“建华同志,我替国家谢谢你。”

“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建华回答道。

“这件事我知道了,我去安排,你等我消息。”聂主任当即答应下来。

这件事很快就被聂主任汇报给了伍同志(曾用化名)和杨子任两位同志(曾用化名),他俩对张建华这种奉献精神十分欣赏。

两人都非常清楚,张建华在火炮、机床方面已经是人人敬仰的专家学者了,根本没必要冒险去一个不熟悉的行业,还要给别人当学生。

可他为弥补国家在材料方面的短板,冒险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可见他的爱国心。

“让咱们的大功臣去当一名学生有些不合适,我看这样,让他再去学校教两年书,一边学习材料一边教书,这叫两不耽误。”杨子任开口说道。

“我认为可以,将他的身份告诉材料方面的教授,方便他去请教。”伍同志赞同道。

“嗯,我相信张建华同志,他在科研方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今年才22岁就已经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的成就。

之前的老师们也没有给他教多少,几乎全靠自学,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聂主任回答道。

他研究过张建华的履历,对他十分了解,在他看来,张建华就是那种千年难遇的天才。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来找两位领导,想给张建华最高规格的安保,也不允许有人打他的主意。

“是啊,这个娃娃真是了不得。”杨子任感慨的说道。

若是张建华听到这话一定会心中默念:您更加了不得。

在他看来,这位才是真正的牛。

就是翻遍世界史书,也难以找到像他如此天才的人,想想他指挥发动的那些经典战役,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无论拿出哪一项,这位都不弱于任何世界级的最顶级人物。

若是综合起来,无人能与其比肩。

随后,聂主任说了自己的建议,加强张建华的安保,以免身份暴露被其他国家的间谍盯上。

“如今张建华同志身边只有一个安保人员在背地里保护,我觉得不甚安全。”

伍同志想了想道:“我同意“福骈”的建议,应该加强建华同志的安保工作,我建议安排四名战士轮流保护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