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夜读全唐诗 > 第523章 享太庙乐章之四《长发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3章 享太庙乐章之四《长发舞》

享太庙乐章之四

长发舞

《唐会要》曰:贞观十四年,诏用颜师古许敬宗议,皇祖宣简公懿王庙并奏长发之舞。取诗云“浚哲惟商,长发其祥”也。

睿哲维唐,长发其祥。帝命斯佑,王业克昌。配天载德,就日重光。本支百代,申锡无疆。

译文

睿智圣明的唐氏王朝,福泽久远世代发祥。

受天命庇佑,王业昌盛久长。

德行与天相配,如日辉光耀四方。

宗族支脉绵延百代,天赐福祉无穷无疆。

叩响《长发舞》:解锁唐时祭祀诗里的家国密码

在浩渺的唐诗星空中,魏徵的《享太庙乐章·长发舞》宛如一颗散发着庄严肃穆光芒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魅力。作为郊庙祭祀诗,这类诗歌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承载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与政治意义,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更是对国家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的生动诠释。《享太庙乐章·长发舞》凭借其凝练的语言、宏大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全方位地展现了唐代的政治风貌、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下面,让我们对其进行逐联赏析,深入探寻诗歌背后的奥秘。

首联:颂君明国盛,奠定庄严基调

睿哲维唐,长发其祥

诗歌开篇“睿哲维唐”,短短四字,便以磅礴的气势,对唐朝君主的睿智与圣明进行了高度赞美。在古代,君主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其智慧和品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这里的“睿哲”一词,不仅体现了君主在政治决策上的英明果断,更凸显了其在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卓越才能,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君主由衷的钦佩与敬仰。

“长发其祥”描绘了一幅国家吉祥繁荣的宏大景象。“长发”寓意长久、深远,象征着唐朝的繁荣昌盛并非一时之功,而是有着深厚的根基和长远的发展前景。“祥”则代表着吉祥、美好,预示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两句诗,宛如宏大乐章的开篇序曲,为全诗奠定了庄重、神圣的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唐朝的盛世气象和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颔联:明天命护佑,赞王业兴隆

帝命斯佑,王业克昌

颔联“帝命斯佑,王业克昌”进一步强调了天命对唐朝君主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古代,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君主的统治被认为是上天的旨意。“帝命斯佑”表明唐朝君主的统治是天命所归,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和认可,这为君主的统治赋予了神圣的合法性。

“王业克昌”则突出了唐朝君主凭借自身的德行和才能,成功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在唐朝,君主们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融合。这一句诗既是对唐朝君主功绩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体现了诗人对唐朝君主和国家的坚定信心。

颈联:表德配天地,颂国耀荣光

配天载德,就日重光

颈联“配天载德,就日重光”深刻描绘了君主的德行与天命的完美契合。“配天载德”表明唐朝君主的德行与天命相匹配,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更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古代,君主被视为道德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唐朝君主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体现了其崇高的地位和价值。

“就日重光”象征着国家如同太阳般光辉灿烂,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唐朝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在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不仅是唐朝君主的功绩,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句诗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唐朝的辉煌与荣耀。

尾联:祈基业永固,盼福泽绵延

本支百代,申锡无疆

尾联“本支百代,申锡无疆”表达了对唐朝繁荣昌盛、子孙昌盛的殷切期望。“本支百代”强调了唐朝基业的稳固和长远,象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家族的延续。在古代,家族的传承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人们希望通过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庇佑,确保家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申锡无疆”则寄托了对祖先庇佑和国家未来的美好祈愿。“申锡”意为赐予,“无疆”表示无穷无尽。诗人希望祖先能够赐予唐朝无尽的福泽,保佑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帆风顺,永享繁荣。这一句诗体现了对家族传承和国家命运的高度重视,展现了诗人对唐朝永恒繁荣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唐朝君主的赞美、国家繁荣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祈愿,全面展现了唐代对君权神授、国家繁荣和家族传承的高度重视。在语言方面,诗歌用词精准、庄重典雅,如“睿哲”“帝命”“配天”等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更体现了诗歌的庄重性和神圣性;在意境营造上,诗歌从多个角度入手,描绘了一幅宏大、庄严、神圣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唐朝的祭祀现场,感受到唐朝的盛世气象和诗人的豪情壮志。《享太庙乐章·长发舞》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领略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