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古城疑案三 > 第三十七章 后来事令人唏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七章 后来事令人唏嘘

九点半钟,审讯结束。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钟,欧阳平、简众山和严建华、韩玲玲走进魏家大院。径直走到水井北边的石凳跟前。

简众山和严建华挪开石板和石板下面的石墩。石墩下面是一排石板,严建华掀起一块石板,石板下面果然有一个淌水的阴沟,阴沟宽二十五公分左右,深三十公分左右,阴沟的底部还有五六公分深的水。阴沟两边和底部有一些青苔。

简众山捋起衣袖,将手伸到水里摸了摸。

一分钟以后,简众山什么都没有摸到。

严建华又掀起一块石板。

简众山接着摸。很快,简众山的手停在了阴沟南边的直角处――简众山应该是摸到了什么东西。

三十秒钟以后,简众山从水里面拿出来一根长二十五公分左右(不包括折弯的部分)的钢筋,钢筋的一头闪着光亮,发光的部分尖利无比;钢筋的另一头是一个弯钩,如果将弯钩拉直的话,钢筋的长度在三十二公分左右,这个部分应该是抓手,手抓住弯钩部分,才好用力,稳定性也会好很多。钢筋的头部,除了发光的部分,还有四公分左右长的糊状物,糊状物最早应该是血,由于在水中泡了两三天的时间,成了糊状物。

钢筋是“7.3”凶杀案的重要证据。温婉沁就是杀害魏在寅的凶手,这已经是可以确定的事情了。

之后,四个人在魏云霖的引导下进了温婉沁的房间。

魏云霖打开梳妆台左边第二个抽屉,抽屉里面果然有一个木匣子,魏云霖拿出木匣子,木匣子下面果然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匕首长二十八公分左右,手柄长十公分左右,刀刃部分长十八公分左右。

欧阳平拿起匕首,用左手的大拇指试了试刀刃,刀刃锋利无比。

回到刑侦队以后,欧阳平再次提审了魏冬林。欧阳平和郭老、刘大羽、陈杰交流沟通过以后,已经基本确定:温婉沁就是杀害魏在寅的凶手。

当魏冬林听说二妈温婉沁已经承认自己是杀害魏在寅的凶手时,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椅子上。

欧阳平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和魏冬林展开了交流和沟通――现在说审讯,显然是不妥的。

第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杀害魏在寅的凶手是谁?”

魏冬林的回答如下:刚开始不知道,七月三号早晨,同志们走进魏家大院阻止出殡的时候,他开始猜测这个案子有可能是谁做的。可能做这个案子的人有三个:母亲温婉贞、二妈温婉沁和四弟魏秋林。七月三号的中午,当他看见母亲将一个旅行包藏进外甥房间的时候,他猜测这个案子有可能是母亲和二妈一起做的。早晨,大家把父亲的尸体移到灵堂的时候,魏冬林看见二妈温婉沁从父亲魏在寅的房间拿走了茶壶和茶杯,然后走进了杂物间,出来的时候,她手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下午,同志们从母亲和外甥的房间里面搜出茶壶、茶杯和旅行包的时候,魏冬林才决定站出来承认自己是杀害父亲的凶手。

第二个问题:你知不知道大姐魏云霖和四妹魏霭霖的事情?

魏冬林的回答是:知道,家里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母亲和二妈,包括弟弟妹妹们都会和他商量。他也想过要除掉他,可魏在寅是他的父亲,养育他几十年,母亲一直担心魏家出事――母亲不想让家里出事,她不想让任何人出事,为了母亲,他只能选择隐忍,他也是一个有血性的男人,杀人的事情,他可以想,但做不出来――他下不了手。父亲已经是七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活几年呢?等他寿终正寝以后,魏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第三个问题:七月二号早晨,看到蚊帐的时候,对魏在寅的死有没有产生过疑问?

魏冬林的回答是:第二天早晨,看到父亲的床上挂上了蚊帐,心里面确实产生过疑问。父亲从来不挂蚊帐,他嫌闷,他只点蚊香,不挂蚊帐。关键是,七月一号的晚上,魏冬林曾经去看望过父亲,当时,父亲的床上并没有挂蚊帐,蔡姑姑和陈奶奶来给父亲穿衣服的时候,魏冬林站在跟前,但没能从父亲的身上看到伤痕。他还撩起蚊帐看了看蚊帐后面的仕女图。这才发现仕女图上少了东西。父亲不喜欢挂蚊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特别喜欢大床围栏上的仕女图,如果挂上蚊帐,他就看不见仕女图了。

魏冬林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二妈温婉沁曾经让三弟魏夏林开过安眠药,因为她的睡眠不好。所以,经常让夏林开安眠药。后经魏夏林证实,温婉沁平时服用的安眠药确实是他提供的。

至此,“7.3”凶杀案的调查工作圆满结束。

后来之事交代如下:

七月五号上午八点,魏冬林被无罪释放。

七月六号早晨六点半钟,在魏冬林的主持下,魏家人为魏在寅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魏家人没有通知外地的亲戚,参加葬礼的除了魏家人以外,就只有魏冬林的两个舅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