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古城疑案三 > 第八章 常贵太还在人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花师傅掰着手指头,一家一家地摸排。

几分钟以后,花师傅摇了摇头。

花旺财的回答和父亲是一致的:“没有这样的人。”

执着的欧阳平又找到翟村长了解情况,答案和花师傅父子俩的回答是一致的。他们也说画像上的人确实有点像常贵太,但常贵太确实还活着,而且活的好好的。在湖心洲,常贵太因为有生意头脑,很早就开始做生意,常家是三代贫农,本来就穷的铛铛响,六三年又遇到了自然灾害,父母把常贵太的弟弟送给了人,半年后,母亲带着常贵太到外地去讨饭,常贵太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他的那些生意经就是在讨饭的过程中学到的。一九七三年,常贵太和母亲回到湖心洲的时候,带回来一条木船,刚开始,他以打鱼为营生,一九七七年,他承包生产队的油坊,因为会经营,赚了一些钱,之后,便跑到芜湖去开饭店。

告别翟队长以后,五个人分别去找了常贵太的邻居蔺如宝和殷得君。

蔺如宝家住在常贵太家的后面,中间只隔着一块菜地和一个小水塘(小水塘在常贵太家的后面),走出后院门就是一个码头,常贵太的老婆洗衣服都在这个水塘里面;殷得君家住在常贵太家的西边,两家中间有一片桑树林。常家的前面――即南边就是湖岸边,常家的院门距离湖岸有两百米左右的样子。常贵太家的船就停在湖岸,蔺如宝家和殷得君家的船也停在那里。

蔺如宝和殷得君的说辞和梅老大、梅望弟、花师傅、生产队翟队长的说法是一致的。殷得君还提供了一个细节,四月份,常贵太回湖心洲的时候,还特地请他喝了一次酒。

蔺如宝提供的情况使欧阳平不得不打消循着常贵太这条线继续追查下去的念头。蔺如宝说,今年五月初,蔺如宝和同村的牛景龙到芜湖去运货,他们还和常贵太在一起喝了酒。

调查走访到这里,常贵太这个人确实应该放下了。

同志们登上船,离开湖心洲的时候,时间是十二点钟。

二十分钟以后,船停靠在二号码头的栈桥下。

在上汽车之前,欧阳平和陈杰通了一个电话,陈杰一行已经调查走访到高岗村,还有一个麒麟村,调查走访工作可以结束了。

欧阳平让陈杰立即结束调查,迅速赶到麒麟镇派出所吃中饭,吃完中饭之后,再接着完成下面的调查。

虽然陈杰在电话里面什么都没有说,但欧阳平已经知道,陈杰等人的调查一无所获。

中午吃饭的时候,欧阳平突然决定派刘大羽和李文化到芜湖去一趟。

我们都知道欧阳平在想什么,他想把常贵太这件事情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他总觉得不能只停留在耳朵上,眼睛也应该紧紧跟上。这也就是说,不见到常贵太本人,这件事情不应该算了。欧阳平已经学精了,任何信息,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都不能得出结论,这时候得出的只能是臆断,而不是结论。

于是吃过中饭以后,刘大羽和李文化在赛所长的陪同下,又去了一趟湖心洲,他们找到蔺如宝,从蔺如宝那里得到了常贵太在芜湖的地址:芜湖市鸠江区富春路268号――富春饭店。

这就叫雪地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欧阳平一直遵循的原则。大家应该还能记得,过去,欧阳平曾经让凶手从他眼皮子底下滑过去,接过导致他和她的战友们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欧阳平不希望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

回到麒麟镇三号码头以后,刘大羽和李文化驱车直接前往芜湖。

让我们随刘大羽和李文化到芜湖去看看。

下午三点一刻,汽车驶进芜湖市区。

三点五十,汽车停在富春饭店前面的广场上。

两个人走进富春饭店,店堂里面没有一个客人,现在距离吃晚饭的时间尚早,几个服务员正在打扫卫生,整理桌椅板凳。服务台上,有一个人正在低头算账。看到有人走进店堂,此人抬起头来,微笑道:“请问,你们是来预定包间的吗?”

说话的人就是常贵太本人。

模拟画像上的人确实很像常贵太。常贵太的右手腕上戴着一块手表,脖子上挂着一根金项链。他的上身穿一件黄颜色的t恤衫,t恤衫上印着一只老鹰。

刘大羽的根据不仅仅是他皮包里面的模拟画像,还有挂在墙上的营业执照上的、法人代表的名字:常贵太。

画像上的人果然很像常贵太,常贵太的门牙上果然也有一个豁口,左耳朵上果然有一个黄豆大小的肉瘤。

“你们有几个包间?”

“三个包间。”

“一个包间能坐多少人?”

“十二个人。”

“我们需要五个包间。”

“五个包间?这好办,我们在大厅再安排两桌,你们看怎么样?”

“还是一视同仁比较好。一部分人坐在包间里面,一部分人坐在大厅,这不合适。谢谢啊!我们再到其它饭店看看。”

常贵太并不恼,他将两个送出饭店的大门:“十字路口的小四川包间多,你们可以到那里去,欢迎以后常来惠顾富春饭店。”常贵太果然是一个生意精,单凭向客人推荐别的饭店和客走脸热这两招,不是一般生意人能做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