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轰然响起,如雷贯耳,振聋发聩。武阳高举右手,缓缓压下,众军士齐声肃静,万籁俱寂。
“靖乱儿郎,听我一言!”武阳朗声开口,声音激越,穿透风雪。
“今日,我军在此地,举行誓师大会。自坠龙谷浴血突围,再至巴镇坚守防线,我等靖乱军未有一日偷安懈怠!而今谢家军步步紧逼,郑南已陷,西州危急,巴镇更是我等命脉之所在!”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目光炽热如炬。
“我武阳今日起誓,与巴镇共存亡!我军将士,皆为护国靖乱之师,誓不让反贼谢必安侵我寸土、辱我兄弟、屠我百姓!”
轰然声起,如山如海。
“誓与巴镇共存亡!”
“破谢家军,斩诸葛贼子!”
“靖乱军,必胜!”
武阳再抬手,众将士声浪渐止。随即他轻轻一点头,台下两名兵士便押上一人,那人被五花大绑,披头散发,面露愤恨,正是前谢家军大将——张威。
张威原本雄姿英发,如今血污满面,衣甲破碎,仍不改桀骜之气。他昂首站立,眼神中仍闪烁着倨傲之光。
“此人,乃谢必安麾下大将张威。”武阳声音不怒自威,“当日奉命进攻西州,却兵败被擒。今日我奉王诏靖乱,以此人之首,告慰我阵亡将士之灵,誓破谢贼,荡平奸逆!”
张威冷冷一笑,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武阳,你不过草莽之辈,何德何能妄图抗衡谢帅?我谢家军铁骑,一指可灭你之残兵败将!”
武阳神色不变,只是大喝一声:“斩!”
刽子手应声拔刀,刀光如电,只听“呛啷”一声,刀锋落下,张威头颅飞起,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青石祭台,也染红了将士心中的仇恨。
台下将士顿时轰然怒吼,振臂高呼:“斩得好!”、“为坠龙谷之仇雪耻!”、“誓灭谢贼!”
武阳望着祭台上的头颅,沉声下令:“传我将令,将张威人头封好,送往郑南城下,插于木桩之上。让诸葛长明、让谢必安看看,我武阳已立誓向他们宣战!”
一名身手敏捷的军士立刻上前,抱拳道:“末将领命!”随即将张威头颅以黑布包裹妥当,飞骑而去,直奔郑南方向。
武阳高举右手,再次发声:“自今日起,我靖乱军,正式对谢家军宣战!诸葛长明、谢必安,听好了——你等所犯之乱、所流之血,所造之孽,终将由我等清算!”
“誓杀谢贼!”
“靖乱必胜!”
“杀!”
三军呐喊,如雷贯耳,响彻巴镇上空,震慑群山苍林。就连远在西南驻营的探子,亦能隐约听到此起彼伏的怒吼。
祭台之上,张威之血尚未干透,苍鹰在头顶盘旋,似预感到这片土地即将被战火再次吞噬。
而武阳,站在血祭台上,目光炽热、坚定、凛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彻底将自己与谢家军、与整个动荡的天下捆缚在了一起。他无路可退,只有前进。只有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路,才能保住靖乱军的命脉,才能守护住那些愿追随他、信任他的兄弟与百姓。
巴镇之誓,刻入山川,也铭刻进了每一位靖乱军将士的心中。
大战即将来临,风雨欲来,而他们,已做好浴血奋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