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133章 反间计(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子衡手中正端着一杯温热的酿酒,酒香四溢,香气绕鼻。他脸颊略显潮红,连日来在郑南的优待令他沉浸在久违的尊崇与满足之中。然而武阳突兀的话语却让他立刻从美食佳酿的惬意中抽离出来。他放下酒杯,正襟危坐,目中流露出一丝殷勤与谄媚,拱手抱拳,道:“主公有何吩咐?末将誓死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武阳微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做出一副宽厚仁义的模样:“周将军不必多礼,此事其实并不难办,不过是写上一封书信罢了。”

“哦?”周子衡略显讶异,神情转为警觉,“不知主公要我写信给谁?”

武阳缓缓举起酒杯,轻抿一口,才将目光转向周子衡,语气轻描淡写:“你写给谢必安,告诉他诸葛长明有谋反之意。”

话音一落,席间顿时安静。周子衡神色一僵,脸上的笑意逐渐淡去,眉头微皱,眼中浮现出犹豫与一丝踌躇。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主公,若只是写封信,自然不难。可谢必安向来多疑,又与诸葛长明交情匪浅,恐怕不会轻信我的只言片语。”

武阳笑了笑,眼神中闪过一丝锋芒:“这便需要将军从旁引导了。你如今掌控着郑南谢家军残部,可调动的将士不少。你只需命令那些担任军职之人,各自写信给谢必安手下的旧识好友、故交上司,言语中不必明说,只需暗示——比如诸葛长明身边私兵增多,行动隐秘,常在私下与陌生人密谈……隐隐有谋反之意这类话语,传到谢必安耳中,自会生出疑窦。”

周子衡闻言,眼中顿时亮了起来。他不是愚人,自然明白武阳的意图:用众口铄金之术,群言惑主,将诸葛长明从谢必安的心腹中剥离。这样一来,不动一兵一卒,便可离间二人,让谢必安心生疑忌,甚至亲手拔去他最倚重的谋臣。

“高明!高明啊!”周子衡重重拍了下大腿,仿佛终于找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诸葛长明那老贼,早就该有人收拾了!若不是他屡次在谢必安面前进谗言,末将如今岂会困在大统领这个闲职上?”

他咬牙切齿,情绪激动,“每次谢必安要提拔我,次次都被诸葛长明一句‘浮躁不足当重任’否定……他不就是怕我功高震主么?如今倒好,他让末将守着郑南这穷地,怕我再立功……哼,真当我周子衡是泥捏的?”

武阳安静听着,心中却在暗自冷笑。他早就察觉周子衡的怨毒,只需稍加拨动,便能撬开他那颗翻云覆雨的心。

他举杯相劝,笑容温和如春风:“将军心中有不平,武阳皆知。此计若成,诸葛长明自会在谢必安心中失宠。”

“若将来我真能登上王座,将军必是我麾下上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武阳斩钉截铁道。

此言一出,周子衡只觉热血上涌。他仰天大笑,拍案叫绝:“主公真乃世间罕见的伯乐!末将,今日总算遇到了知我者!”

他一口气连饮三杯,酒液沾染胡须,却丝毫不顾,满脸红光,豪气顿生,“此事我即刻安排!我手下那些老兄弟皆知我被诸葛长明压制多年,早与我同仇敌忾,只要我开口,他们定会愿意出力!”

“主公放心!三日之内,信件必送至谢必安营中,字字句句,叫他心头起疑!”

武阳哈哈一笑,举杯与之对饮。酒宴气氛愈发热烈,周子衡口无遮拦,开始幻想起未来局势,竟隐隐透出对王位的觊觎。

“主公若日后真的登基称王,莫忘了我周子衡!我虽不通文墨,却能守疆拓土,为主公扫清一切宵小奸佞!”他大声说道。

“若登王座,封你为柱国上将!”武阳一饮而尽,语气豪迈。

“好!好!哈哈哈!”周子衡笑声震天,拍桌起舞。

又过几巡,他已是酩酊大醉,酒杯端起不稳,话语含糊不清。武阳见状,命两名天武骑将他搀扶回房休息。

目送周子衡身影被搀扶而去,武阳脸上的笑意缓缓退去,眉头微皱,眼神锋利如刃,低声自语:“此人果然狼子野心……一旦他完成此计,就再不能留了。”

翌日清晨,天光微明,雾气尚未散尽,郑南城中已有轻微的马蹄声响起。周子衡在天武骑设下的宅邸之中早早起身,洗漱之后便披上整齐战袍,步入书房。书房中案几已摆好笔墨纸砚,一炷香袅袅而升,香气清雅沉稳,使人思路格外清晰。

他坐下之后,凝神沉思片刻,心中斟酌着言语措辞。武阳昨夜之言仍在耳边回响,虽说此事颇具风险,但若能借此除掉诸葛长明,不但能解多年来心头之恨,更可赢得武阳的信任,将来若能与其共图大业,未尝不是翻身之机。

“主公若登基称王,封本将为上将军……”他回想起昨夜那句令人心潮澎湃的话,不禁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他提笔蘸墨,手腕微扬,写下密信开头:“启禀大帅。”随后便开始娓娓陈述。信中写道:自郑南城攻陷以来,诸葛长明常在夜中感叹,大帅近来多不采纳其计策,每每心中怅然。更有数次,于兵士前议论大帅轻率用兵之事。尤其令人不安者,诸葛长明对郑南治理方式大异于以往,不循军规、不行法纪,却大开民权,收买人心,似有私心蓄谋之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