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191章 诸葛巧舌降敌将(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诸葛巧舌降敌将(下)

群情激愤,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诸葛长明脸上。几名年轻气盛的将领按捺不住,“噌”地拔出腰间佩刀半截,寒光在烛火下刺眼地闪动,刀刃的嗡鸣与粗重的喘息交织成一片杀伐之音,整个帅帐被狂暴的怒意和冰冷的杀气所充斥,摇摇欲坠。

面对这滔天的怒火与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诸葛长明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半分被戳穿的羞惭,也没有被辱骂的愠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浓得化不开的苦涩。这苦涩沉淀在他眼底,如同千年古潭的幽深水色。他缓缓抬起手,做了一个下压的动作,这动作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镇定力量,让那喧嚣的声浪竟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

“叛变?”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卫将军,诸位兄弟,我诸葛长明,从未背叛过谢大帅,一天,一刻,一瞬都没有。”

他迎着卫炎章几乎要喷火的目光,眼神坦荡得如同秋日的晴空。“是谢帅自己,是他的心胸狭隘,害了他自己!”

“你放屁!”卫炎章暴喝,额头青筋如虬龙般凸起,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似乎下一刻就要扑上来。

“放屁?”诸葛长明嘴角的苦涩更深了,他猛地提高了声音,那温润的声线此刻竟带着金石之音,直指人心,“那好!老夫问你们!你们扪心自问,仔细回想!谢帅最后那一年,他变成了什么样子?”他的目光如电,扫过一张张愤怒的脸庞,声音穿透了帐内浑浊的空气,直抵每个人记忆深处那不愿触碰的角落,“是不是变得刚愎自用,疑神疑鬼?是不是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只喜阿谀奉承?是不是只信任身边那几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却对我们这些追随他多年的老兄弟百般猜忌?”

诸葛长明每问一句,目光就在一位将领脸上停留一瞬。那被点到的将领,脸上的愤怒便如同遭遇寒潮的火焰,迅速黯淡、僵滞下去,眼神开始闪烁、躲闪。诸葛长明的声音如同沉重的鼓槌,一下下敲打着他们尘封的记忆之门。

“陈副将!”他看向卫炎章身边一位面有刀疤的悍将,“去年秋,是谁只因你麾下斥候小队迟归半个时辰,便不分青红皂白,当众鞭笞于你,斥你通敌?可那斥候小队为何迟归?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敌方游骑的踪迹,拼死带回情报!”

那姓陈的副将身体猛地一颤,脸颊上那道狰狞的旧疤似乎又灼痛起来。他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没有反驳,只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粗大的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

“还有你,李大统领!”诸葛长明转向另一位将士,“你部在‘黑石峪’为掩护主力撤退,死战断后,十亭折了七亭!活下来的人,个个带伤!可事后呢?谢帅非但没有抚恤嘉奖,反而听信谗言,斥责你指挥无方,折损精锐!可有此事?”

被点名的李大统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猛地低下头去,肩膀难以抑制地微微耸动。黑石峪那场惨烈的阻击战,同袍临死前的哀嚎仿佛又在耳边响起,而主帅冰冷的斥责更如万载寒冰,至今仍冻彻心扉。

“还有那粮饷!”诸葛长明的声音带着沉痛的控诉,“多少将士的抚恤被层层克扣,迟迟不到遗属手中?多少前线儿郎在寒风中忍饥挨饿,而郡城里那些依附谢帅的所谓‘名士’,却依旧歌舞升平,挥霍无度?这些,难道都是假的吗?你们当真看不见?还是不敢看、不愿看?”

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还充斥的怒骂和刀剑的嗡鸣彻底消失了。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压抑得如同拉动的破旧风箱。将领们脸上的激愤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所取代——那是被强行唤醒的、混杂着痛苦、迷茫、不甘的回忆。有人死死盯着地面,仿佛要将那粗糙的毡毯看穿;有人下意识地抬手,抚摸着身上某处陈年的旧伤疤,眼神空洞;还有人紧抿着嘴唇,牙关咬得咯咯作响,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就连主位上的卫炎章,那挺直的腰背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压弯了些许,布满血丝的眼中,愤怒之下,翻涌起难以言喻的痛楚和挣扎。谢必安晚年那些乖戾的言行、那些令人心寒的处置、那些被刻意忽略的不公……此刻如同沉船的铁锚,被诸葛长明残酷的话语硬生生从记忆的深海里拖拽出来,冰冷而沉重,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艰于呼吸。

诸葛长明看着帐内弥漫的沉默与痛苦,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悲悯。他端起桌上早已冰凉的粗陶茶杯,却并未饮下,只是用指尖感受着那刺骨的凉意,似乎在汲取某种力量。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沉重,仿佛吸入了帐内所有凝固的悲愤与迷茫。

“卫将军,诸位兄弟,”他再次开口,声音已不复方才的激烈,转而变得低沉而恳切,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坦诚,“当初我离开,绝非贪生怕死,更非贪图富贵。恰恰相反,那时我与你一样,对武阳,对靖乱军,充满了鄙夷和不信任,认定他们是趁乱而起、假仁假义的小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