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嘴上说的好听,可争霸天下,哪有那么容易。
他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游戏里面的NPC,只要找到攻略,就能轻松通关。
这两人,一个是四世三公,坐拥河北四州之地的袁绍袁本初。
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元气大伤,可冀州是天下人口最富庶的州。
不但人口最多,还有数不清的豪商巨贾,世家大族。
豪商巨贾可以为袁绍提供数不清的钱粮辎重,世家大族可以为袁绍提供顶尖的文武人才。
有他们支持,以冀州的人口基数,再重新拉起数十万大军,只是时间问题。
战争打的是什么?不就是钱粮、资源吗?
恰恰这些,袁绍都不缺。
所以官渡虽败,袁绍依然是天下第一流的诸侯。只要这次能够守住河北不失,他依然俱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另一个人,是号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曹孟德,未来的魏武大帝,魏武遗风的开拓者。
曹老板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也是当世顶尖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曹老板顺风不浪,以曹老板的用兵之能,是绝无可能三分天下的。
面对当世最顶尖的两大诸侯,即便是刘浪,其实也没有必胜的信心。
而此时双方在河北打的热闹,实际双方都还没有真正的拼尽全力。
袁绍被曹老板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可并州太原、上党等郡,依旧屯驻了数万精兵,就是为了防止朝廷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好断朝廷的后路。
同样的,曹操在陈留颖川等郡,也驻扎了数万精兵,只要刘浪敢动,这些大军就敢直击潼关,让刘浪首尾不能相顾。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你在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出招却无动于衷。
不论是袁绍还是曹操,帐下都不缺顶级的谋士,朝廷的算计,是一定瞒不过他们的眼睛的。
即便刘浪率军出征西凉,这些地方驻扎的大军,也丝毫未动,目的何在,大家心知肚明。
可朝廷又不得不出兵,因为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么好的机会,朝廷都不动手的话,只怕等他们两家缓过劲来,朝廷将会面临他们两家的联手绞杀。
出兵的时机很重要。
早了,两家还没有打出真火,一旦发现朝廷下场,恐怕立马就会调转枪头,一致对外。
晚了,双方胜负已分,朝廷再下场,就会和胜者成为新的两强相争的局面,徒给别人做嫁衣。
一定要在双方都得将分未分之际,但其中一方败势已显的时候,朝廷以救世主的姿态突然杀出,雷霆一击,救下败者,驱赶胜者。
刘浪当前的战略目的,并不是为了占据袁绍曹操的地盘,而是让二者始终保持住一个平衡。
朝廷的底蕴太薄弱了,想要通过一场战争的输赢,就拿下袁绍或者曹操一方,根本不现实。
目前最好的战略布局,就是让二者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让他们相互牵制,从而给朝廷留下发展的时间。
就像这次,趁着双方大战,朝廷拿下凉州,让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
至少,在朝廷真正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鲸吞天下之前,北方还不能统一。
据探子来报,袁曹相争虽然到了白热化,但短时间内还难以分出胜负,朝廷正好趁此机会,整顿军队,打理内政。
得益于刘浪此次缴获了三十万匹战马,让朝廷的骑兵再无缺马之患。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骑兵三宝,也是时候安排上了。
所谓骑兵三宝,就是高桥马鞍(三国已经初步有了雏形,但本书设定还没有。)双边马镫和马蹄铁。
汉末的时候,是有马鞍的,但不是后来的高桥马鞍,人骑在马上,前后不靠,稍不注意就容易跌落马下,高桥马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镫也是只有单边马镫,只是用来方便上马的。人在马上无处借力,需要靠双腿夹着马腹,一只手抓紧马缰。
而双边马镫可以让人两脚借力,从而解放人的双手,让人能够双手持武器,让普通人也可以骑射,以此来增加战斗力。
马蹄铁就更不用了,可以保护马匹的蹄子,极大的延长马匹的使用寿命。
这三样东西,任何一样拿出来,都能够大大增强骑兵的战斗力。
原来朝廷骑兵稀少,刘浪生怕贸然拿出来,被别人学了去,增强敌人的战斗力,那可是弊大于利。
如今朝廷得了三十万匹战马,又招募招降了十多万骑兵,使得朝廷的骑兵数量,一跃而居与天下之首,此时拿出骑兵三宝,已经是利大于弊,刘浪也就不怕这三样东西流传出去了。
……
建安六年冬。
长安城西的教场内,寒风卷着砂砾扑打在将士们的甲胄上。
刘浪身披玄色大氅,立于点将台之上,目光扫过校场中排列整齐的骑兵方阵。
一万匹凉州大马昂首嘶鸣,马蹄踏碎薄冰,扬起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