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植在考完次日被孙学正叫入彝伦堂。当他走进彝伦堂内的祭酒办公室,见到办公室里除了汪祭酒,客位的座位上还坐着一位陌生的中年官员。

屋内光线不好,杨植偷眼看了一下中年官员官服的补子是獬豸,这不是南京礼部来做业务指导的官员,是不是南京都察院的?

汪伟见杨植进屋,遂开口说道:“杨植同学,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经老师们评议,你的成绩中等,不至于被黜落,但出监历事恐怕不行的。”

杨植闻言气血上涌:按大明的规则,只有每月月考优秀、品行良好的秀才或监生才能参加乡试,自己就是不想在凤阳县学每月月考才捐了监生,捐了监生后还是不想每月月考,因此通过出监历事评为卓异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参加乡试的资格。汪祭酒这是要逼自己撕破脸皮不成?

想到此处,杨植冷笑道:“汪祭酒,经义文章我心中有数,至少是中等水平。这次策论文章,整个南京国子监不可能有人比我写得更好,没有人比我更懂征倭!不要逼我再次把文章贴到南京六部,让南京士林评评理!”

汪伟僵住了:同一套路居然能反复使用?再搞上几次,南京国子监的名声就要扫地。杨植并不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小镇做题家,汪伟一个四品官,是否有必要与一个秀才两败俱伤?

就在此时,客座上的中年官员说话了:“依我看,杨生的文章评为优秀并无问题。历朝历代,从未有过以观点而不是以学识评价学生的。”

杨植感激地向中年官员施一礼道谢,只见中年官员点点头,又道:“南京国子监可将杨生文章传阅监生,这样双方都能下台。”

汪伟还想说点什么,中年官员对杨植说道:“你且在彝伦堂门外候着,我与汪祭酒说几句话。”

杨植向汪祭酒和中年官员分别施礼,告辞出门到彝伦堂廊下等候。可以确定自己过关了,只是不知道这名官老爷是罗老师新发展的下线,还是南京礼部尚书邵宝那边的?

等候的时间不长,杨植见中年官员从堂里出来,忙上前又施礼道:“前辈仗义执言,晚生不胜感激。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中年官员微微一笑回道:“本官萧鸣凤,今年接替张鳌山任南直提学御史。提调南直学校,是本官职责所在,你不必感激。”

萧鸣凤说完,端详一下杨植,惊讶地说:“杨小友,你的脸怎么扭曲了?”

杨植嘴歪脸斜,含糊不清说道:“大宗师,我刚才说话太多,现在脸有点抽筋了。”

萧鸣凤笑道:“本官略通岐黄之术,小友应该不是说话太多,可能是风邪入侵。我来替你按摩穴位,片刻即癒。”说着就上前动手往杨植双颊按去。

穿越到大明就是这点不好,古人根本没有西化后或者说现代华夏人所谓的边界感,动不动就来个亲密接触!

等等,洋人所谓的交际距离、边界感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臭气熏天,所以必须要间隔很远以免互相化学攻击?

可是为什么此情此景下我会想到这个?是不是因为大宗师的脸离我越来越近了?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萧鸣凤站在杨植面前,神色逐渐愕然。

杨植也愣愣地看着大宗师,萧鸣凤年龄并不大,三十刚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近得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脸。

路过的监生不由得停下脚步,对两人指指点点。

诡异的气氛中,还是杨植惴惴不安先开口问道:“大宗师,你看出什么了?”

萧鸣凤退后几步,将杨植上下再三打量几眼,问道:“杨小友,南京国子监的水塘在何处?”

华夏的学校里都会有一个水塘,叫作泮池。杨植带着萧鸣凤走到泮池边上,心中忐忑不安:莫不是大宗师见我之后,触动了想不开的心思,欲效仿屈原?

却见萧鸣凤快步来到泮池边,借着水面仔细鉴照自己,时间还颇久。

尽管以大明王朝的审美观,萧大宗师面目端正一把胡子,可称得上是美男子,但是也没必要如此自恋,你是水仙花么?

萧鸣凤探头对着水面照了片刻,浑身放松下来,仿佛卸下来千斤重担。他起身对杨植说道:“好好好!之前我看我的面相没有官运,这辈子在地方上做到四品就到头了!今日观之,我还能进步!”

杨植惊疑不定:众口相传“医不自医”,为什么跟我说这个?这种事是可以随便跟外人说的吗?

萧鸣凤亦不再多言,问道:“杨小友下个月想必是出监去南京锦衣卫历事,可有什么计划?”

杨植回道:“前几日家里捎来口信,云拙荆分娩产下一子,晚生想先回凤阳探望。”

此时的学子、官人出外游学或宦游,经常一去就是两三年,老婆在家生了孩子也不管,期间把老婆丢在家里侍奉公婆带孩子,有的甚至于孩子五、六岁都没有互相见过面,几乎没有像杨植这样,听到儿子出生就急匆匆往家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