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95章 但见新人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嘉靖即位以来,内阁第一次执奏。理论上,让袁宗皋草诏也可以,但是袁宗皋敢不敢写诏书?诏书能不能通过礼科给事中这一关,能不能通过群臣这一关?

文华殿内气氛紧张,张佐等人尽量把头压得低低的。少年嘉靖小脸通红,眼睛里仿佛有泪水打转。

他还是一个孩子!杨廷和于心不忍,躬身道:“陛下,是否下廷议?”

蒋冕、毛纪同时说道:“臣附议。”

廷议由毛澄主持,其结果可想而知。特别是几名科道言官激愤指出:张璁之疏极为偏狭,乃新科进士好发大言,迎合皇帝希图一飞冲天!内阁应该劝皇帝对张璁下戒谕旨,斥责此等躁进之人!

嘉靖看到廷议汇报愤怒不已,他把袁宗皋从文渊阁叫来,问道:“袁先生,如今怎么办?”

袁宗皋羞惭不已,回道:“微臣无能,近期因水土不服,未能视事,不能替陛下分忧,乞求陛下让我归湖广老家调养身体。”

嘉靖知道袁宗皋的处境。两个人其实差不多,被内阁三元老挤怼得非常狠。

袁宗皋这一辈子都居住在湿热的南方,来到干冷的北方确实难以适应;而且他以前一直在安陆乡下王府当长史,唯一的政务经验就是最近当过几年江西按察使,所以袁宗皋在票拟处理意见时不免决策错误,要理清某奏疏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等更需要时间,这导致手头奏疏积压。结果他在文渊阁里经常被三位阁老拎出来口头批斗,可谓是身心憔悴。

“无论怎样,朕甫即大位,朝廷尚无可信可用之人,袁先生如果离开内阁,朕不知道政务还能指望谁!袁先生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每日去文渊阁坐着就是大功。”

袁宗皋起身叩首道:“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自今日起,微臣绝不再提乞归之事,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嘉靖亦是没有办法,文臣里能用的就是自己从小教导自己的老师,他哽咽说:“先生大义,朕不敢忘!”

袁宗皋又叩拜说:“陛下天资聪慧,心性坚韧,日后必成尧舜之君。望陛下不要被其他人左右,中兴大明。”

嘉靖振作起来,问道:“眼前这道关怎么过?”

袁宗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鼓励面前这个承受巨大压力的少年天子:“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微臣相信陛下!”

内阁、礼部也没有再催嘉靖认孝宗为父,因为武宗宾天百日,梓宫仍未入山陵,朝廷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风光大葬武宗。

就这样拖到九月初,圣母蒋妃走运河临近通州,毛澄又为圣母从哪道门进北京、从哪道门进皇宫掉头发了,已经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礼部会议的初稿是让圣母走崇文门进城,走东安门进宫,还是按皇叔母的礼仪。

蒋妃行至通州,听到群臣居然逼嘉靖给孝宗当儿子,怒不可遏地大叫道:“我们母子就不应该来北京!他们还是人吗?居然夺走我唯一的儿子!”

嘉靖闻听汇报大哭不已,径直去找张太后,说道:“我不想母子分离!我情愿不做皇帝,与娘回安陆去!”

张太后慌了神,这个安陆来的少年也是有王牌的,如果把嘉靖逼太急了,朝会时嘉靖撕破脸皮当场宣布退位,不仅朝廷成为笑话,保不齐哪个藩王跟巡抚联手上京清君侧了。

张太后急忙把杨廷和找来,问道:“杨老先生,你推演一下,若嘉靖退位如何,不退位又如何?”

杨廷和也没有想到嘉靖有这样刚烈执拗的一面,从良乡开始,嘉靖就动不动拿皇位来拿捏自己!

不能让!杨廷和智珠在握,思虑片刻道:“若今上赌气退位,那只能断孝宗之嗣,从益王、汝王两人选其一继宪宗大统!”

益王汝王是宪宗之子,孝宗之弟。张太后心中绞痛,脱口而出道:“不可!老身怎么能从皇太后变成皇嫂!”

杨廷和点点头道:“另外,益王汝王均年过四十,性格心智早已成熟,当了皇帝后不会听我们劝的。”

两人无语。选武宗的子侄辈为皇帝给武宗继嗣已经晚了,总不能现编一个武宗立嗣的遗诏。

“两方各退一步吧!”张太后心中有点小得意。自从死了儿子,自己的地位陡然提升,内务供应也丰盛起来。只要皇帝与朝臣不断斗下去,最后只能找自己裁决。

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是蒋妃以皇母身份从北京正阳门进城经御道走大明门东侧门入宫,但是不能以太后的身份祭告宗庙。

张太后坐在慈庆宫御座上居高临下地看着给自己请安的蒋妃:从湖北道安陆府钟祥县乡下来的母子,身上都带着农村人的土气和别扭!人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怎么这对母子就一点不知道灵活变通呢!

“蒋妃呀!”太后语重心长说道:“天下女子,都学过马皇后徐皇后宝训。我们内宫后妃,虽说按太祖祖训都来自小门小户,但嫁入天家,自当识大体顾大局,为天下女子做个表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