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若贪花恋色、放纵情欲,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消耗精神,更会折损德行、种下恶果。佛门诸多戒律中,首要便是警戒世人戒除邪淫之念。
话说南宋时期,江州有位秀才名叫潘遇。他的父亲潘朗曾担任长沙太守,此时已辞官在家,安享闲适。潘遇在乡试中已考中省元,辞别父亲后,便乘船前往临安参加会试。临行前一晚,父亲潘朗做了个梦,梦中只见鼓乐喧天,彩旗飘扬,有人送来一块状元匾额,匾额上赫然写着“潘遇”二字。
第二天一早,潘朗将梦境告知儿子,潘遇听后大喜过望,觉得此次京城科举高中状元必定十拿九稳。一路上,他心情大好,饮酒高歌,兴致高昂。不久,潘遇抵达临安,开始寻找住处。他来到一户普通人家,主人见他前来,迎上前问道:“相公可是姓潘?”潘遇十分惊讶:“正是,您怎么知道?”主人解释道:“昨晚我梦见土地公公说:‘今科状元姓潘,明日中午就会到这里,你要小心迎接。’看来说的就是相公,若不嫌弃寒舍简陋,就在这里住下如何?”
潘遇一听,心中暗喜:“若真有这等好事,房钱必定加倍奉还。”随即让仆人将行李搬进屋内。主人家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容貌秀丽。她得知父亲的梦境,听说潘遇可能是未来的状元,便在窗下偷偷打量。只见潘遇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不禁心生爱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表达心意。
一天,潘遇需要砚水,恰巧童子不在,便自己前往厨房,正巧与主人女儿相遇。女子羞涩一笑,转身避开。这一眼,让潘遇失了魂魄,他拿出两枚金戒指、一支玉簪,让童子找机会转交给女子,表达希望私下见面的心意。女子欣然接受,解下腰间绣囊作为回应,并约定等父亲外出时,就到书房相见。此后一连数日,潘遇望眼欲穿,却一直没等到合适时机。直到科举考试结束,主人设宴为他庆祝。酒过三巡,主人喝得酩酊大醉。潘遇正要休息,忽听轻轻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那女子。两人没有过多言语,女子随他进入书房…… 潘遇与女子约定,等自己功成名就,一定娶她为妾。
当晚,远在家中的潘朗又做了个梦。梦中,依旧是鼓乐彩旗,有人抬着状元匾额经过家门,可当他细看匾额时,发现上面的名字并非儿子潘遇。潘朗急忙追问,送匾人答道:“今科状元本该是你儿子潘遇,但因他做了违背良心之事,天帝下令削去他的前程,另换他人。”潘朗从梦中惊醒,心中半信半疑。不久,科举放榜,状元果然是梦中匾额上的姓名,潘遇则名落孙山。等儿子回家后,潘朗再三追问,潘遇无奈,只得如实相告。父子俩听后,只能叹息不已。
过了一年多,潘遇心中仍惦记着那女子,派人带着金银财帛前去提亲,却得知女子早已嫁给他人,心中懊悔不已。此后,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中第,最终郁郁而终。真是因贪图一时欢娱,错失了一生的富贵前程。
或许有人会说,古往今来,才子佳人私下相好,最后夫荣妻贵,成就佳话的也不少,为何命运的安排如此不同?其实,大凡通过不正当手段、违背道德行男女之事,损害自身名节的,过错都不小。但若是前世注定的姻缘,受月下老人赤绳系足,无论是私下幽会还是光明正大地结合,都是命中注定,自然不会有损品行。
且听我再说一个发生在宋朝的故事。那是神宗皇帝年间,有位官人姓吴名度,汴京人士,进士出身,被任命为长沙府通判。吴度夫人林氏,育有一子,单名彦字。吴彦年仅十六岁,却生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他自幼饱读诗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吟诗作文更是不在话下。更特别的是,他食量惊人,每日要吃三升米饭、两斤多肉,还要喝十余斤酒,其他菜肴还不算在内。这其实还是吴府尹担心他饮食过量,特意定下的“标准”,若依着吴彦自己的胃口,这点食物只能算半饥半饱。
这年三月,吴通判任期满后,被升任扬州府尹。当地的吏书差役带着马船,专程到长沙迎接。吴度立即收拾行装,告别同僚,踏上行程。众人登上马船,一路顺风顺水。然而,行至将近江州时,江面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只剧烈摇晃,险些被掀翻。吴府尹、夫人以及船上众人惊慌失措,就连经验丰富的船工们也脸色大变,急忙收帆靠岸。仅仅四五里的江面,船只竟艰难地行进了两个时辰。再看江面上其他往来船只,无一不是手忙脚乱,船主们纷纷求神许愿,能平安靠岸便对天感恩不尽。
吴府尹的马船好不容易靠岸,抛锚系缆。此时,岸边早已停泊着一只官船,两船相隔约十几丈远。吴府尹的船中,吴彦透过舱门帘子向外张望,只见那官船舱门半卷,下面站着一位中年妇人、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身后还侍立着三四个丫鬟。吴彦一眼就被那女子的美貌吸引,只见她:秋水般的眼神透着灵动,肌肤胜雪如玉,面容似芙蓉般娇艳,眉如柳叶般柔美,仿佛是月宫中的仙女下凡,难以相信人间竟有如此绝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