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诗国剑踪侠影 > 第158章 破浪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海上开采平台的试运营看似逐步踏上正轨,长安岛却并未被这短暂的平稳冲昏头脑。

平台的运转宛如一台环环相扣的复杂精密仪器,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出现差池,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项目整体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试运营时间的推移,平台设备维护成本开始如脱缰野马般急剧攀升。

海上恶劣的环境,高湿度、强腐蚀性的空气,以及平台日夜不停歇的高强度作业,使得部分设备的损耗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负责设备维护的工程师们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整日在平台的各个角落奔波忙碌,他们仔细检测设备状态,争分夺秒地更换磨损部件。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传统的维护手段渐渐力不从心,难以招架。

李明再度伫立在施工进度板前,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内心被焦虑与担忧填满。他死死盯着进度板上那些因设备问题而延误的工期标记,只觉心急如焚,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心头爬动。

“这可如何是好?设备维护问题愈发严重,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雪球,成本持续飙升,运营效率直线下滑。要是再想不出解决办法,整个项目进度必将被拖入无尽深渊。”

他在心底暗自叫苦,额头上瞬间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所有人都在看着我,我肩负着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千斤重担,绝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可到底该从何处入手,才能化解这棘手难题呢?”

他的目光在进度板与手中那份满是问题的设备维护报告之间来回游移,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引擎,试图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梳理出一条清晰可行的解决思路。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设备维护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平台的运营效率,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他低声喃喃自语,随即便迅速召集技术团队紧急开会。

会议室内,众人围坐一桌,气氛凝重。

年轻的工程师小张率先发言:“要不咱多招些有经验的维修师傅,人多力量大,总能应付过来。”

李明微微摇头,神色忧虑地回应:“小张,增加人手短期内或许能缓解维护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人力成本将大幅增加,人员管理也会变得错综复杂,不是长久之计啊。”

这时,技术骨干老王推了推眼镜,提议道:“要不考虑引入先进的设备检测技术,像智能诊断系统,能精准定位设备问题。”

李明叹了口气,无奈说道:“老王,这办法我也想过,虽说能精准定位设备问题,但采购设备、培训人员所需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还不一定能迅速适配我们现有的设备体系,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许久,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李明紧咬嘴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会议室里一时间安静得只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

这个时间,陈晨团队在能源转化效率的研究道路上也陷入了瓶颈。

尽管他们日夜坚守在实验室,不辞辛劳地尝试了无数种催化剂组合,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反复调整,但效率提升的幅度始终不尽如人意。

实验室中,陈晨紧盯着最新的实验数据,脸上写满了疲惫,却又透着一股绝不放弃的坚毅。

“我们距离突破仅有一步之遥,绝不能在此时功亏一篑。”

他一边鼓励着同样疲惫不堪的团队成员,一边心急如焚地向国内专家团队发出紧急求助,满心期望借助他们更为广泛的研究资源与丰富经验,打破眼前这令人窒息的困境。

团队里的小李满脸沮丧,嘟囔道:“陈博士,咱们都试了这么多回了,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

陈晨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坚定地说:“别灰心,小李。科研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成功积累经验。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一定能找到那把打开突破口的钥匙。”

正说着,实验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国内专家团队回电了。

陈晨赶忙拿起听筒,与电话那头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团队成员们则围在一旁,满脸期待……

在市场推广领域,林婉儿的团队在与潜在合作伙伴沟通时,遭遇了新的阻碍。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居心叵测的竞争对手开始四处散布对长安岛油气田项目不利的言论,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与环保承诺提出质疑。

这使得部分原本对项目抱有浓厚兴趣的合作伙伴态度变得摇摆不定。

林婉儿得知消息后,立刻雷厉风行地组织危机公关团队,迅速制定应对策略。

她一方面加大对项目环保措施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新闻发布会、邀请权威媒体实地考察等方式,全方位向外界展示长安岛项目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合作伙伴深入沟通,用详实的数据与真实案例,一点点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