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市”的建设步伐并未因那则遥远的、无法识别的跃迁信号而停滞,但一种新的、隐晦的谨慎氛围,如同稀薄的雾气,悄然弥漫在殖民地的每一个角落。深空监测被提升至最高优先级,“探针号”和“堡垒号”上所有的传感器和监听阵列,如同警惕的耳朵,日夜不停地扫描着新希望-Alpha星系周边的每一寸空间,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异常的涟漪。
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宇宙背景辐射和偶尔路过的陨石流,那片深空再无任何异常。最初的紧张感逐渐平复,许多人开始认为那或许只是一次罕见的自然现象,或是某个早已远去的高级文明无意中留下的、即将消散的痕迹。生活的重心重新放回到殖民地的建设与发展上。
然而,莉莉、迈克和轨道上的科学团队却从未放松警惕。他们反复分析那段极其短暂的信号数据,试图从噪音中提取更多信息。
“信号的衰减模式非常奇特,”莉莉在一次例行技术简报会上指出,她将一段复杂的频谱图投影到中央全息屏上,“它不是均匀消散,而是在最后时刻呈现出一种……人为的精准骤降(Precision Drop-off),就好像被主动关闭或吸收了,而不是自然衰减。”
迈克补充道,调出了能量分析模型:“而且,其跃迁引擎的能量签名虽然无法完全识别,但其中某些谐振频率,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科技树都截然不同,却隐隐……带着一丝非自然的协调感。更像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生物-机械混合技术(Bio-Mechanical Hybrid Technology) 的产物?”
这个推测让与会的几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纯粹的机械文明或生物文明都已足够挑战想象,两者的深度融合?那会是什么样子?
“继续监控,扩大分析范围,尝试用‘创世因子’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虽然希望渺茫。”科尔下达指示,眉头紧锁。未知,永远是最令人不安的。
又过了平静的几周。“新芽市”的第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居住区、科研区、能源区和农业试验田都已投入使用,甚至开辟了一个小型的广场,中央立起了一根仿制“共鸣信标”的纪念柱,以铭记腐殖之泽的净化之战。与周围环境的共生关系也在稳步发展,发光植物路灯运作良好,那种分泌粘合剂的甲虫已经被成功“雇佣”来参与一些非关键结构的加固工作。
就在一切都似乎步入正轨,那神秘信号几乎要被归入“未解之谜”档案时——
深夜,负责值守深空监测的“探针号”船员发出了最高优先级的紧急通讯,直接惊醒了刚刚入睡的科尔。
“指挥官!快看这个!同样的信号特征!又出现了!”
科尔瞬间睡意全无,冲到控制室。屏幕上,一条极其微弱、但特征与上一次完全一致的跃迁尾迹信号,如同幽灵划痕般,出现在监测范围的边缘。这一次,它距离新希望-Alpha更近,大约只有3光年,并且出现后没有立刻消失,而是持续了约两秒,才再次陷入沉寂。
“轨迹分析!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尔急问。
“正在计算……来源方向依旧无法追踪,似乎是从超空间深层直接‘浮’上来的。消失点……指向……柯伊伯带外围的一颗冰巨星(Ice Giant)的轨道附近!”操作员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一颗冰巨星?那里除了冰冻的岩石和气体,什么都没有。至少,常规扫描是这样显示的。
“它在那里停留了?还是又跃迁走了?”科尔追问。
“无法确定!信号消失得太彻底,就像被什么东西吞掉了一样!但我们捕捉到了信号消失前极其短暂的、指向那颗冰巨星的定向扫描脉冲!非常微弱,但确实存在!”
定向扫描!这意味着对方不仅再次出现,而且这一次,明确地对他们的星系进行了侦察!目标很可能就是新希望-Alpha!
控制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非偶然或自然现象。一个未知的、科技可能远超他们想象的第三方,正在暗中窥视他们。
“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科尔沉声道,“命令‘探针号’和‘迅影号’,做好一级战备警戒。所有单位,进入隐蔽模式,非必要能量输出降至最低。”
警报无声地在三艘飞船和“新芽市”地下指挥中心响起。没有刺耳的蜂鸣,只有终端上闪烁的红色字符和震动提示,但足以让所有关键人员瞬间进入状态。
紧急会议上,气氛凝重。
“两次出现,距离拉近,并进行定向扫描。意图不明,但敌意假设必须优先成立。”科尔定下基调。
“我们怎么办?主动出击?那艘‘迅影号’改装后或许能进行短途隐秘航行……”杰克提出建议,但语气并不肯定。面对一个跃迁技术如此高超的未知对手,“迅影号”恐怕如同玩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