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鲁肃找到了诸葛亮的营帐。他轻轻掀开帐帘,如同一只敏捷的狸猫,闪身而入。帐内,诸葛亮正对着摇曳的烛火沉思,羽扇轻摇,神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
“孔明先生!” 鲁肃压低声音,急切地说道,“那账册是假的!是曹操的离间计!周瑜…… 周瑜他与曹营密使,曾在柴桑密会三日!” 鲁肃一口气将自己掌握的情报和盘托出,语气急促,仿若连珠炮一般,恨不得立刻将所有真相都告诉诸葛亮。
他本以为诸葛亮会大吃一惊,会立刻采取行动,然而,诸葛亮却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轻轻地按住了他的肩膀,声音低沉而有力:“子敬,你已中计。”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瞬间震得鲁肃呆立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愣愣地看着诸葛亮,眼中满是疑惑与震惊。
与此同时,柴桑城内,孙权的大殿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可气氛却凝重得令人窒息,仿若一座巨大的坟墓。周瑜一身戎装,威风凛凛,站在大殿中央,身后押着几个被五花大绑的士兵。
“禀主公,这些人乃是鲁肃的亲卫,私通刘备,意图谋反!” 周瑜的声音铿锵有力,仿若洪钟,在大殿内回荡。
孙权坐在高台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仿若暴风雨来临前最为黑暗的天空。他看着跪在地上的鲁肃亲卫,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周瑜,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向来相信周瑜的忠诚,可也深知鲁肃不会轻易背叛自己。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鲁肃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大殿门口。他衣衫凌乱,发丝飘散,神情激动。一进门,他便猛地扯断了自己的玉带,高声喊道:“某愿随刘备守义!” 说罢,他纵身一跃,朝着殿外波涛汹涌的江水跳去。
“鲁肃!” 孙权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焦急与担忧。
然而,就在鲁肃落水的那一刹那,一道寒光闪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破浪而来,稳稳地停在了鲁肃的面前,仿若一条守护的青龙,将他牢牢护住。鲁肃回头一看,只见关羽正站在一艘小船上,对着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带着一丝温暖与安心。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夜。孙权回到寝宫,手中紧紧捏着那封密信,心中满是纠结与痛苦。他犹豫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将信封上的火漆捏碎。火漆剥落,露出了信纸上一个淡淡的暗纹。那是一个 “曹” 字。
孙权的目光瞬间变得冰冷,仿若寒夜中的坚冰,他紧紧地盯着那个字,仿佛要将它看穿。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