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濡须口江面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号角声。十二艘艨艟战舰如钢铁巨兽般横亘江心,船头巨大的铁链轰然坠入水中,激起十丈高的浪花。曹操身披玄色大氅立于望楼之巅,手中令旗挥落的刹那,两岸烽火台同时燃起狼烟,猩红火光映得长江宛如一条流淌的血河。
"锁江!" 曹操的声音裹挟着江风,如惊雷般炸响在每一个将士耳畔。帐内诸将望着沙盘上蜿蜒的红线,皆是心头剧震 —— 那是曹军精锐沿着长江布下的封锁线,从江夏到柴桑,三百里江防滴水不漏,恰似一条绞索勒住了孙刘联军的咽喉。
郭嘉摇着羽扇轻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寒芒:"丞相此计,可谓 ' 经济伐交 ' 之妙笔。断其粮草,乱其军心,不出旬月,孙刘必生间隙。" 荀彧却紧蹙眉头,官服下的手指微微颤抖:"此策虽能制敌,然江东百姓亦将困苦。若激起民变,恐成燎原之势......"
"文若还是这般妇人之仁!" 曹操猛地拍案,青玉镇纸应声而碎,"乱世之争,岂容优柔寡断?传令下去:凡发现孙刘船只,格杀勿论;截获粮草物资,就地焚毁!" 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荆州的方位,嘴角勾起一抹狞笑,"诸葛亮,且看你如何破此铁幕!"
消息传至东吴,孙权暴怒之下竟将案几劈作两半。"曹操匹夫!" 他握着断木的手青筋暴起,指缝间渗出鲜血,"传令周瑜,不惜一切代价打通粮道!" 然而当军需官呈上账本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 江东粮仓存粮仅够七日之需,前线将士的粥饭已稀得能照见人影。
与此同时,荆州军帐内,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如炬地盯着墙上的地图。赵云手握长枪立于一旁,枪尖还沾着前日截杀曹军斥候的血迹:"先生,粮草告急,将士们已开始啃食树皮......" 话音未落,诸葛亮突然轻笑出声,羽扇在地图上的 "乌林" 二字重重一点:"子龙可记得博望坡之火?"
赵云恍然醒悟:"先生是说......" "不错。" 诸葛亮眼中闪过狡黠光芒,"曹军虽布下铁索,却也暴露了补给线。只需在乌林设伏,截其粮草,再以火攻扰乱江防,锁江之阵不攻自破。" 他提笔疾书,墨汁在帛书上晕染开来,宛如一朵朵血色梅花。
夜色深沉,江面上突然驶来一队商船。船头立着的正是黄盖,苍老的面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凝重。他轻抚腰间佩剑,想起郭嘉密信中的话语:"黄老将军一世忠勇,岂愿见江东百姓饿死?" 身后船舱内,二十艘战船已装满引火之物,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化作火海。
此时的曹操却在大帐内反复端详着一封密报。烛火摇曳中,"黄盖欲降" 四字刺得他瞳孔骤缩。"奉孝,你如何看?" 他将密信递给郭嘉,后者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一片诡异的红。
"丞相......" 郭嘉喘着粗气,"黄盖乃东吴老将,若真来降,必是诈......" 话未说完,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斥候浑身浴血闯入:"报!乌林方向火光冲天,我军粮草大营......" 曹操脸色骤变,抓起佩剑便冲出帐外。只见南方天际被大火映得通红,滚滚浓烟直冲云霄,恰似一条恶龙正在吞噬曹军的命脉。
而在荆州,诸葛亮望着乌林方向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莫测高深的笑容。他缓缓展开另一封密信,上面 "一切就绪" 四字是庞统的笔迹。突然,一名亲卫匆匆来报:"先生,江东传来急讯 —— 孙权以通敌罪斩杀了吕范,周瑜请命率死士突围!"
诸葛亮的羽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望向漆黑的江面,那里隐约传来战船破浪之声。"看来,曹操的锁江令,反倒成了孙刘联手的催化剂......" 他喃喃自语道,"子龙,速备快马,随我前往江边。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 江风呼啸,吹得营帐猎猎作响,远处的喊杀声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