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个效率比较慢,但进行改进后,效率就比较快了,直接使用模具锻打塑形效率就上来了。
其中林恩也尝试过使用各种方法。
比如老家的方法,使用铁片捶打,效率最低下的就是这个。
使用铸造法,结果就是直接铸造的枪管很厚,枪头还特别重,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
然后就选中了先让钢水成为钢条,然后打造成枪管的样子,在进行钻孔。
无缝钢管就是好用。
最难解决的枪管问题真实解决起来后,发现其中最难的部分,也就是枪管的材料问题已经被电弧炼钢法解决了。
林恩甚至还按照比较原始的方法整出了膛线,还有米尼弹。
这两东西真不难,比如说膛线一直有人说难度很大,实际上无缝钢管才是最难的,你能使用钻孔造出无缝枪管,就能造出膛线,如果你要造手枪的话,你甚至可以使用一根扭曲的高硬度钢条,然后放在枪管里,使用锤子从上到下往下锤。
可以参考白沙瓦的手工膛线,只不过这些膛线很容易就磨掉。
最后经过实验,林恩发现有一些谣言就是骗人的。
首先滑膛枪的精度在一百米之内压根就不差。
第二,使用米涅弹之后,子弹的出膛速度变慢了,如果是异世界超人来了,他们上来给自己加个魔法buff,米尼弹在远处就打不中人了。
同时自己记忆里好像也有看过一些视频是那么说的。
鹰酱的.69春田步枪发射米涅弹的时候只有秒速300米的速度。
如果使用普通的子弹,则有秒速500米的速度。
原因就是弹丸的重量更大,飞行速度更慢。
还有一个案例则是在二鸦战争中,拿着米捏线膛枪的带英士兵对着闯入射程范围的青军骑兵开火,结果一个人都没打死,为此沃尔斯利中校评价道:“就算是拿着老式‘赫贝丝’火枪的牢兵也不会只造成那么低的杀伤。”
同时米尼弹的制作成本和时间更长。
普通的圆形弹丸成本特别低,甚至一个塔,让融化的铅滴落下去就完事了。
加上滑膛枪也没规定只能装一发子弹啊?
多塞几个就变成了散弹。
同时,刻上膛线之后,成本增加了,步骤增加了,圆形的铅弹还不能贴合枪管了,造成气密性的不好。
面对这个时代的集群冲锋,滑膛枪和米尼线膛枪的精准度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有在散兵的时候才有区别。
这些是缺点。
优点就是线膛枪打的真的准。
但是,当林恩跑去工厂,还有农业合作社里抓了几个人来当大头兵后,林恩就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首先就是太远了,瞄准了也打不中,同时需要抬高枪口,难估算。
然后林恩又从军营里把真正的士兵拿过来,得到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交战距离太远,已经成为了一个小点。
虽然射的准,但没有多大用处,理论射速还是一分钟3发的射速,因为跟滑膛枪没什么区别。
同时,由于只装了一个弹丸,火力密度还小了。
然后林恩又按住记忆里的知识进行实战测试。
总结得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的道理。
有的时候,越落后,越先进。
这就跟38坦是神是一个道理。
首先,滑膛枪的精度是很高的,一点都不差,如果使用3发散弹加一发大号的弹丸形式,也就是鹰酱南北战争时期的鹿弹,命中率是很高的,虽然依旧不如线膛枪。
可是,线列开火后的浓烟严重干扰队列中每个人的瞄准以及射击,在瞄不准的前提下线膛枪肯定是不如滑膛霰弹枪的。
还要担心被队友打到以及打到队友等等问题。
散兵射击的时候反而没有这些问题,精度也高,训练好之后,在百米之内使用散弹精度是很高的。
米捏弹只解决了精度问题,没有解决射速问题,线列是必须的,不然对面冲过来就GG了。
也就是说,散兵线能玩,但是还得配合线列来使用。
线膛枪就跟40年坦一样,数据是比38坦好,可是没用啊,数据溢出,林恩的对手是周围的西幻魔法师,骑士老爷,还有魔幻生物们。
大家都在玩集群冲锋呢。
线列步兵时代,面对的对手比如说骑兵,你依旧要结阵才行。
奥古斯特帝国先进一点,有阵型,要是那些在人类眼中的原始人来了,比如现在的兽人,完全就是数值美,实际上打起来就是一群人往前冲。
滑膛枪面对线列步兵的时候,命中概率是跟线膛枪差不多的,大不了就是你瞄准一个人,结果你的子弹打中它后面的人而已,或者左边右边的人,要不就是你瞄准胸口,结果打中其他地方。
林恩在对自己脑子里的记忆进行搜寻,发现即使是在近代,线列步兵依旧存在,也就是到了后装步枪时代。
比如说普鲁士军队的后装枪时代,是采用连这样的小编制进行战斗的。
真正淘汰线列的,不是线膛枪,是发射药,底火,弹丸一体后,新出现的后装枪带来了射速的提升,线膛当然也重要,但不是根本原因。
如果有连发霰弹枪,线列一样得完完。
线列主要是为了近战的时候能打赢对面,比如说法国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有散兵线了,但拿破仑依旧使用线列作战。
线列不是因为精准度的原因,而是要对抗敌方骑兵。
如果面对的敌人是冷兵器敌人,那就更加需要线列了。
然后林恩就抛弃了更加先进的线膛枪,转而去生产落后但又先进的滑膛枪。
林恩是穿越者,知道后世的发展,没有拒绝发展线膛枪,而是让别人去研究怎么造出优秀的线膛枪,高精度,膛线损耗低的枪管。
保留一条线膛枪管的生产线,以及一条米尼弹的手工铸造生产线,给那些散兵使用。
为了效率,依旧要以生产燧发滑膛枪为主。
先武装起一个排,大概100人左右,然后在看看要不要做出什么符合这个时代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