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个体会不一样人生的途径?但更多的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其实没那么差。”
顾言没有藏着掖着,想到什么就说了什么。
陶蓉笑了:“在学校里你要这么说的话,估计就得有人批评你了,怎么能这么轻浮地看待演戏呢。”
“不过这也的确是个理由。”
“只要不是想着来混一混圈点钱的,那就都是好事。”
要说演戏多么高大上,多么有价值,这样的话陶蓉听过没有一千个也有一百个演员说过了。
但大多数人到后来其实并不能遵守他们的初心。
更别说当跨界成为常态,粉丝向电影越来越多之后,那些压根就没想过要锻炼演技的流量明星入场。
演员这圈子可是越发变得乱了。
声台行表各个方面的学习都不是简单的事,没点耐心的话根本学不下去。
同是新人,和他们相比,至少顾言这里还有一口气在。
想要证明自己,那就得不断地去努力,这就还有得救。
除非他实在没有演戏的天赋,此外的,靠时间和训练其实都能弥补。
彭昱航在陶蓉问顾言的时候,自己也在脑海里构思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从成长经历,到学校里老师的教导,罗列了一大段后,结果发现顾言的回答只有两句。
他很快意识到,顾言说的虽短,但却贵在真实。
所以当陶蓉用同样问题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也变了。
抛弃了那些套话假话,他说:“我是机缘巧合进入这个行当的,后来就觉得演戏很舒服。”
“每个老师都在十分认真地做一件事情,这样的感觉太好了。”
“要不辜负他们的努力,不拖他们的后腿,我就需要不断地去努力。”
“这就是我演戏的时候想的。”
“难怪我们俩这么聊得来呢。我跟彭彭的想法是一样的。”
陈朝说起了当年,很快便将话题引到了回忆上面,这让周然瞬间松了口气。
他刚才真以为陶蓉要问到自己了。
想着他也没演过戏啊,哪知道演戏的意义是什么。
总不能说他觉得在舞台上演戏卖惨拉票的行为很恶心吧,那估计在场的演员都得反驳他了。
那踏马不叫演戏。
……
很快到了瓷镇,两拨任务不一样的人分开。
陶蓉领着三人顺着节目组给的地址到了镇上稍偏僻处的一个礼堂。
“看起来就是这了,不过怎么没看到有人拍摄?”
原以为礼堂是他们临时的办公地,一路走过来没看到有人拍摄,也没看到工作人员,陶蓉也觉得有些奇怪。
王正余没跟她说这剧组的详情,只说到地方会有人接待他们。
以为是想要保留神秘,她这才没有多问。
“可能在开围读会吧,又或者在筹备?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彭昱航敲了敲礼堂的门。
“来了。”
咚咚几声响后,远远地有回应声传来,趁着对方来开门这时间,几人整理了下着装,想给对方一个好点的初印象。
刚摆出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下一刻,他们就看到了来开门的……大爷。
“哈?”
礼堂门打开后,众人也能看到屋内的场景了。
虽然看不见全貌,但那些因为他们敲门举动回过头来观察的。
清一色都是些大爷大娘辈的人物,稍微年轻一些,看起来也三十好几了。
这真是剧组开会,不是村里开大会吧?
陶蓉闪过这样的念头,开门的大爷这会看清楚她的脸后却是有些惊喜。
“这是陶蓉陶老师吧,我们还以为是遇到骗子了呢,没想到你真会来啊。”
“周导,赶紧过来,我们的客人到了。”
演讲台前,麻溜地跑过来一个矫健动作跟年龄不符的大爷,他一边跑一边打招呼着:
“欢迎几位老师来剧组参观,我们正在开会呢,实在不好意思。”
两位大爷一唱一和似的回答,在将这里确实是个剧组证实的同时,给几人带来了更深的疑惑。
好在周源早就知道他们会想到什么,马上就解释了。
剧组确实是个剧组,不过跟王正余说的一样,是个半专业的剧组。
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年从业经验的导演,周源仅有的设备就是几台摄影机,几个收音设备。
他的演员是附近村庄的农民,电影和电视剧拍的也是给居民们看的。
从礼堂暂时离开,周源领着四人到了一旁他的家里,看到那些剧照以及奖状之后,即便是从业时间很久的陶蓉都大为震惊。
原来在电影圈子里还有一群这样的人。
即便传播范围不广,即便获益不多,甚至有的时候完全都是靠着自己贴钱拍摄,演员也只有微薄的工资。
但他们仍然甘之如饴地一年又一年地拍摄着自己的剧本。
农忙的时候大家会互相帮忙,农闲的时候就一块商量拍些什么。
等到电影拍好了,幕布一拉,一群人在村头广场就能看上电影电视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