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 第176章 商议离京,黛玉建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商议离京,黛玉建议

贾蓉回到灵堂,依着规矩重新给贾珍的灵位上了香后,看到旁边除了贾家的年轻族人外,贾赦和贾政已经离开。

他看了看天色,这个时间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也就没有再问旁人这两位大老爷去了哪里。

而是逐一的跟守在这里的贾家族人道谢。

一顿忙活,就到了亥时初的人定时分,焦大见他神色疲惫的忙完。

他轻手轻脚的来到贾蓉身边,小声说道:“大爷,奶奶和夫人们都在后院等着大爷回去用膳。

这儿就交给老奴吧,老奴安排了人将夜宵拿过来给众族人吃一点,晚上的守夜大爷就等亥时末再过来。”

贾蓉拖着疲惫的身子穿过重重院落。宁国府内灯火通明,白幡在夜风中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后院的垂花门前,两个提着灯笼的小丫鬟见他来了,连忙行礼:"大爷回来了。"

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这丧期的肃穆。

贾蓉微微颔首,迈步进了院子。

出乎意料的是,正房内并非想象中的沉寂,反而透出温暖的灯光和细微的说话声。

他推开门,一阵饭菜香气扑面而来。

屋内,秦可卿正与薛宝钗低声交谈,见他进来,连忙起身。

水秀郡主和简婉儿也从里间迎出来,后面跟着林黛玉和薛宝琴。

六位佳人虽都穿着素服,却掩不住眼中的关切。

"夫君辛苦了。"秦可卿上前替他解下外袍,手指不经意间触到他手腕,微微一颤,"手这样凉。"

她转头吩咐小丫鬟,"快去把煨着的姜汤端来。"

贾蓉心中一暖,目光扫过众人:"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息?"

"夫君未归,我们哪能先用膳。"

薛宝钗温声道,引他到桌前坐下。

桌上摆着几样清淡小菜和一锅热气腾腾的鸡丝粥,虽简单却精致。

水秀郡主亲自盛了碗粥递给他:"夫君先用些热食,暖暖身子。"

贾蓉接过碗,指尖与水秀相触,感受到她轻轻在自己手心划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表示"有要事相商"。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低头喝粥。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碗筷相碰的轻微声响。

贾蓉借着喝粥的间隙,悄悄观察众人。

林黛玉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想必是连日操劳所致;

薛宝琴比离府时瘦了一圈,却仍强打精神;

两位郡主虽贵为金枝玉叶,此刻却毫无架子,与众人相处融洽。

用完膳,小丫鬟们撤下碗筷。秦可卿挥退下人,轻声道:"夫君,今日那道人..."

贾蓉摇了摇头,摆手先让她别说,而是对着一旁的依娘和映娘说道:“你们让她们都先出去。”

说着还给两人使了个眼色。

众女除了依娘和映娘两人外,都有点不太了解为什么贾蓉会那么谨慎,只不过也都安静的没有打断贾蓉的安排。

等映娘关上门,亲自坐到门口的位置。

贾蓉才缓缓说道:“那道人来历非常神秘,我担心他的到来将会给我们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是刚刚忠顺王府的长史在那道人离开后,就追到府上。

所以往后,我们统一口径,对于那道人,统一说是老爷当年的故交,来上柱香送他一程,仅此而已!”

众女见他神色严肃,也都纷纷点头。

贾蓉进一步解释道:“忠顺王乃是皇帝的心腹,盯着这道人那么紧,对于咱们家来说若是跟那道人有任何牵扯,都不是什么好事。

跟皇室沾边的东西,特别是僧道这些人,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

所以最好是不要有任何一点的粘染,免得自寻烦恼。

接下来为夫和你们,就要进入三年的丁忧守孝期,在这期间,最好是低调再低调。”

众女听完他的话,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贾蓉见状,才接下去第二个话题,道:“三天后老爷出殡,往后我就要护送老爷回金陵祖地安葬守孝。

可卿如今还有两个月就要分娩,我想跟你们打个商量。

秀儿和婉儿两位郡主,要不就留在京都?

宝钗宝琴和师妹,就先随我回金陵祖宅守孝。

待一年后,可卿再携小宝来金陵与我们团聚。

只是苦了两位郡主,要等我丁忧期满,才能娶两位进门!”

贾蓉话音未落,水秀郡主突然站起身,素白的衣袖带翻了茶盏。

琥珀色的茶汤在桌面上蜿蜒流淌,如同她眼中闪动的泪光。

"我不留京!"水秀声音微颤,却异常坚定。

"既已定下名分,夫君去哪我便去哪。守孝期间虽不能完婚,但我可以护卫名义随行。"

简婉儿也起身站到水秀身侧:"姐姐说得是。水南安郡王府在金陵城也有庄子,我们大可住到那里。

既不违礼制,又能与夫君相互照应。"

贾蓉望着两位郡主倔强的面容,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秦可卿轻抚隆起的腹部,柔声道:"夫君,两位妹妹心意拳拳,不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