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积极拥抱这科技带来的变革。村里的老张,就是个守旧的人。他总觉得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靠不住,还是喜欢自己那套老把式。有一次,村里来了一群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农业智能设备,想要在村里推广。技术人员们在村里的广场上搭建了展示台,向村民们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优势。我听着他们的介绍,心中十分激动,觉得这是让茅山涡村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于是,我找到老张,好心劝他试试用智能设备管理农田,他却把眼一瞪,大声嚷嚷道:“我种了一辈子地,用的都是祖宗传下来的法子,那些个机器能懂啥?别到时候地没种好,还把人都给弄傻了!” 我耐心地跟他解释:“老张啊,时代变了,咱不能总守着老黄历过日子。这智能设备能帮咱们省多少力气,还能提高收成,多好啊。” 老张却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我不管,我就信我自己这双手。” 这就像刻舟求剑里的那个人,不懂得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就在大家对这些智能设备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里的老李站了出来。老李是村里的文化人,读过不少书。他说:“我知道大家对新事物都有顾虑,就像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事实证明,正是这次改革,让赵国变得强大起来。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进步。” 老李的话,让一些村民陷入了沉思。可老张还是不为所动,他觉得种地是实实在在的事,不能靠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为了让老张改变想法,我决定带他去我的智能温室看看。走进温室,老张看着那些自动调控的设备,一脸的不以为然。这时,我指着旁边的一块试验田说:“老张,你看这块地,我用传统方法种,那边那块,用智能设备种,咱们比比看。” 几个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用智能设备种植的那块地,产量比传统方法种植的高出了一大截。老张看着眼前的景象,沉默了许久。最终,他叹了口气说:“看来,我真的是落后了。”
经过这件事,老张开始慢慢接受新事物。他找到我,让我教他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在我的帮助下,老张逐渐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他的农田也迎来了大丰收。
今儿个,我身着一件精心改良过的汉服,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布料是手工纺织的棉麻,纹理清晰,质朴自然,摸上去糙糙的,却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可再瞧瞧领口、袖口,镶着一圈能发光变色的智能纤维,白天的时候,它安安静静,和普通布料没啥两样,可一到晚上,走在路上,便一闪一闪的,五彩斑斓,时尚又吸睛,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头上戴着的智能草帽更是一绝,宽大的帽檐遮阳效果那叫一个好,能把毒辣辣的阳光全都挡在外头。而且,帽子里头内置了微型传感器,就像个忠诚的小卫士,实时监测着土壤的湿度、温度,一旦数据出现异常,立马通过轻微的震动提醒我,这可是我在新时代务农的得力 “助手”,堪称新时代的 “农夫帽”。我的性格,就如同我这身装扮一样,既有身上那股怎么也抹不去的乡土气息,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欲 —— 坚韧而不失柔情,传统中蕴含着开放包容的胸怀。
“我要利用这后半生的每一刻,不光靠我这双饱经风霜、布满老茧的手,还要借助这些智能设备的强大力量,去精心守护这片土地的纯净与美丽。我要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通过直播带货、智慧农业平台,传递给每一个渴望绿色生活的你我他,让幸福像这智能灌溉的水流一样,无孔不入,源源不断地滋养每个人的心田。” 我一边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智能平板,查看农产品订单,一边眼神坚定地说道,那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茅山涡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可我也知道,前方的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观念的差异,还会带来更多的挑战。但我不会退缩,就像精卫填海一般,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为这片土地,为我们的生活,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时代的浪潮中,茅山涡村正经历着破茧成蝶的蜕变。而我,愿做这蜕变过程中的推动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