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一块硕大无朋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自苍穹垂落,将整个世界温柔地裹藏其中。星辰仿若细碎的钻石,疏密相间地镶嵌于无垠的天幕之上,闪烁着清冷而璀璨的光芒,静静地俯瞰大地,见证着人间的种种故事。茅山涡村,这座宁静质朴的小村庄,宛如被大自然轻轻放置在这片土地上的稀世珍宝,此刻正沉浸在一片静谧祥和的氛围之中。一层淡淡的银纱,仿佛是月光精心编织的梦之网,轻柔地覆盖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柔和的色彩。万籁俱寂之际,唯有村子边缘那间简陋的土坯房内,透出明亮耀眼的灯火,恰似黑夜里永不熄灭的灯塔,坚定而执着地散发着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土坯房内的方寸之地,更如同一束温暖的希望之光,深深地照亮了村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驱散了他们内心深处因生活的疲惫与未知而滋生的迷茫和不安。
土坯房内,正是夜校的课堂所在。昏黄而柔和的灯光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为这狭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安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却真切可感的力量,那是村民们对知识的炽热渴望,恰似干渴的旅人对清泉的向往;是他们对公正的执着追求,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对光明的不懈探寻;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犹如即将破土而出的种子对春天的期盼。这种力量在房间里缓缓流淌,将每一个人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磁场。
我,稳稳地站在由几块粗糙木板拼凑而成的简易讲台上。灯光映照下,我的身影被拉得修长而坚毅,宛如一棵在狂风中依然挺立的苍松,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小小的知识天地。我的眼神明亮而坚定,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引领着大家穿越心灵深处层层叠叠的迷雾,探寻光明的方向。
“公平与正义,这两个词乍一听,或许让人觉得抽象晦涩,宛如夜空中遥不可及的星辰,难以捉摸。但实际上,它们就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如同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我的话语温和而有力,好似春日里轻柔的微风,携带着希望的种子,轻轻地撒落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让希望的幼苗在人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就拿咱们村里的事来说,平日里我们对待邻居,是否真诚友善、和蔼可亲?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交往,实则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影子。当我们处理村中事务时,能否秉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的原则?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是公平与正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再看看我们周围这片土地,大自然慷慨地馈赠给我们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我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是否心怀感恩,回馈和保护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这同样是公平与正义的一种表现。”
讲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包拯 “直逆龙鳞弹皇亲” 的典故,便接着说道:“北宋时期,包拯铁面无私,为了维护朝堂的公平正义,不惜多次冒犯龙颜。当时卖官之风盛行,有些奸吏通过后妃关系加官晋爵,包拯对此深恶痛绝,多次上奏仁宗,要求杜绝这种内外勾结、贻误朝政的行为。他还多次弹劾外戚大臣,哪怕唾沫星子溅到仁宗脸上,也毫不退缩。正是因为有包拯这样的人,公平正义才得以在那个时代留存。而我们茅山涡村,也需要每个人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村民们或坐或站,自然而然地围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圆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专注与沉思感悟。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普通的村民,更是一群探寻真理的智者。
王婶,那位总是面带笑容的和蔼妇女,轻轻地抚摸着身旁小孙子的头,眼中闪烁着温柔慈祥的光芒,仿佛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爱意和岁月的智慧。她微微抬起头,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缓缓说道:“你说得极是,我这心里啊,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发大水的情景。那洪水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肆虐着我们的村庄,来势汹汹,让人胆战心惊。但咱们全村人可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齐心协力,不分你我,青壮年们扛着沙袋去堵决口,妇女们则在家里烧水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那时候,哪还顾得上自家的那点小利益,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保住咱们的村子,保住咱们的家。在那危急时刻,咱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为了这个家在拼命。”
宇文叔,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健壮的汉子,平日里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为村子付出。此刻,他却也忍不住开口说道:“是啊,王婶说得对。那时候虽说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但咱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在咱们面前都不算啥。就像宇文大哥带着我们几个去山上找草药,为受伤的村民治病,那山路崎岖难行,好几次都差点摔下山崖,但谁也没有放弃。可如今日子逐渐好过了,反倒不知为何,少了那份曾经珍贵无比的凝聚力。我觉得,你办的这个夜校,就是要把咱们曾经离散的心再重新紧密拉回来,让咱们茅山涡村的精神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重铸往昔的辉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