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祠堂里亮起百年未见的烛火。老张捧着族谱,一尘调试着全息投影仪。当先祖公输文的虚影与无人机并立时,有老人泣不成声,有孩童睁大好奇的眼。老张突然抓起烟杆,在虚影前磕了三下:"祖宗莫怪,这回咱老张家,要玩把大的!"
暴雨夜,老张翻出祖传青铜爵,酒液在饕餮纹路间流淌。"后生,你可知这爵杯的玄机?"他摩挲着内壁暗纹,"当年老祖宗在商周战场上,用这杯子传密信——酒满则纹现,空杯无字。如今你们那二维码,倒像是这古法的孙子辈。"
一尘盯着投影中的爵杯,突然抓起刻刀在木板上刻出类似纹路。"张伯,若把传统榫卯结构参数化,是不是能造出抗震更好的智能粮仓?"两人彻夜不眠,将族谱中的机关术与物联网结合,竟研发出自动调节温湿度的古建粮仓。
村医女儿小满从省城归来,捧着基因测序仪像捧着圣经。"爹,这是能检测药材有效成分的神器!"她父亲却举起祖传药锄:"当年神农尝百草,靠的是舌头和性命。你们这铁匣子,能尝出山风的味道吗?"
父女争吵惊动老张,他拄杖而来:"都别吵!让小满测测我种的三七,要是不如野生的好,我这老脸往哪搁?"结果测序显示,老张用古法种植的药材,某些活性成分竟是普通药材的三倍。秘密就在他坚持的"九蒸九晒"古法里,暗合了现代生物学的酶促反应。
皮影匠人王伯摔了驴皮,看着孙子摆弄全息投影仪:"这妖术要断送老祖宗的手艺!"一尘连夜将《牡丹亭》皮影数字化,当杜丽娘的虚影在祠堂梁柱间穿梭时,王伯老泪纵横:"活了!这比我在县城剧场演的还鲜亮!"
如今茅山涡村的皮影戏,是驴皮与光影的共舞。王伯教孙子刻皮影,一尘教他编程控制投影,古老唱腔与电子音效竟谱出惊世和弦。
秋收时节,智能收割机与老黄牛并肩而行。老张蹲在田埂,看数据流在麦浪间跳跃,突然抓起把泥土塞进嘴里。"后生,这地咸了。"他吐出泥沙,眼底闪着狼光,"你们那些传感器,尝得出地脉的哭声吗?"
一尘心头剧震。监测屏显示土壤pH值正常,但老张的舌头不会说谎。他连夜取样送检,发现重金属超标——正是三年前引进的"环保"化肥惹的祸。
祠堂再次灯火通明,这次跪着的是化肥厂代表。"张伯,一尘书记,我们真不知情……"那人擦着冷汗,看着老张将化肥撒在族谱上,黄纸瞬间焦黑。
"你们要的不是丰收,是数据!"老张抓起族谱,火苗舔舐着"耕读传家"四个字,"当年日本人用鸦片换粮食,如今你们用数据换土地!"
一尘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疤痕:"这是去年抗洪时被钢筋划的!我比谁都爱这土地!"他调出区块链账本,每笔土地交易记录闪着幽光,"从今天起,村集体占股51%,谁要动咱的地,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村民们举起农具,火把映红半边天。化肥厂代表瘫软在地,老张却扶起他:"孩子,回去告诉你们老板,茅山涡村不卖身,但可以合伙。我们出土地、出智慧,你们出技术,但得按老规矩——五五分账,童叟无欺。"
冬至,茅山涡村迎来第一场雪。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麦苗泛着青光,老张用祖传的草木灰给它们"施肥"。"后生,知道为啥非要用这脏兮兮的灰?"他望着全息投影中的二十四节气,"地气通人气,科技再高,得跪着听土地说话。"
一尘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建造数字巴比伦,却差点沦为数据的奴隶。老张叔用舌头尝土,教会我们最深的科技——敬畏。"
雪地上,孩子们踩着智能平衡车追逐,车辙与老黄牛的蹄印交织成新的图腾。老张蹲在村口,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在续写千年未完的农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