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炸开了锅。小李疯了一样冲上去抱起老人,智能手环的急救警报响彻祠堂。救护车的蓝光刺破暮色时,他忽然看清了那些数据背后的真相——每个数字都是用血泪浇灌的种子,每条曲线都是用皱纹编织的年轮。
七日后,陈三爷的葬礼上飘着细雨。小李跪在灵前,手里捧着老人最后编的竹编手机壳,壳上刻着《考工记》的篆文:"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雨滴打在智能墓碑的显示屏上,滚动着老人一生的数据:编竹筐十二万个,授徒三百人,骂走八个要买他竹编专利的商人……
"后生仔,来看看这个。"张婶突然拽住小李,她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投射出全息影像——陈三爷正在编竹蝈蝈笼,竹篾在他指间翻飞如蝶,布满老茧的手却温柔得像抚摸婴儿。"这是三爷爷临终前录的,他说……说要把老手艺变成数字蝴蝶,飞进年轻人的梦里。"
小李突然泪如雨下。他点开果园监控,看见父亲坟头的野蔷薇在雨中摇晃,智能系统显示"生长异常"。可他知道,那抹嫣红是父亲在提醒他:真正的丰收,是让铁甲神兽与老竹篾共舞,是让数字洪流与星辰对话。
雨越下越大,冲刷着祠堂新挂的匾额——"智能祠堂"四个鎏金大字在雨中泛着冷光,而匾额角落里,陈三爷用竹篾编的小篆"守拙"二字,正在雨水中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