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三蛋蘸着菌液在培养皿写下《齐民要术》的句子,智能恒温系统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春妮笑着按下紧急制动键,菌棚瞬间坠入黑暗,唯有培养皿里的荧光菌丝在黑暗中织就银河。
张婶在祠堂外守了三天,终于等来族老们颤抖的点头。当三蛋把智能灌溉系统改造成雨水收集装置时,老槐树的传感器开始吟唱《击壤歌》。春妮的智能药箱里,三蛋爸的草药方正在生成新的二维码,这次扫码会看到老人佝偻着背在山间采药的影像。
立秋那日,智能路灯集体熄灭。村民们举着火把涌上村道,火光中,三蛋看见每个佝偻的背影都挺直了脊梁。张婶的碎花衫在火光里燃烧成凤凰,她枯槁的手掌握住智能电闸的刹那,整个村庄的脉络突然在黑暗中清晰可见——那些蜿蜒的田埂是血管,老槐树的根系是神经,而他们手中跳动的火种,是永不熄灭的心跳。
"妈,看!"三蛋指着重新亮起的智能路灯,这次它们投下的不再是冷白光斑,而是将火把的暖黄光晕无限放大。张婶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少女般的红晕,她忽然懂得:真正的智能,该是让老槐树继续在月光下讲古,让蟑螂药包装上的二维码通向山神庙,让每个归乡的游子都能在科技与传统的褶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当第一片秋叶飘落时,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唱起了《敕勒歌》。孩童们围着会吟诗的垃圾桶蹦跳,而三蛋知道,真正的革命不在芯片里,而在春妮重新捧起草药典籍的指尖,在李大爷菜畦里混着智能喷灌与手工锄头的泥土,在每个深夜母亲为他留的那盏既非智能也非煤油、只是纯粹为了照亮归途的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