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带着一丝疑惑离开了乌斯藏国。
随之而去的,还有那几位以身入局的年轻人。
待李世民等人离去,黄风大王也不再隐瞒,向取经团伙讲述了此间国度的过往。
……
大概在三十年前,为求修行的黄风大王,偷了大雄宝殿的灯油于灵山潜逃。
后辗转至乌斯藏国,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自发守护这里的人类。
同年,灵吉降临。
他告知黄风大圣——
“贫僧观汝善行未泯,此番便在此监看五十春秋,望汝能一心向佛,多积善缘。”
彼时的黄风大圣还以为碰到了好菩萨,满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甚至天真的以为,这灵山定是那无上的佛门圣地,并对自己偷取灯油的行为深感懊悔。
谁知,那灵吉只是借监管之名,行惑心之举。
他将满城的百姓练作妖邪,用以填补善功善行。
而所有的罪孽与业力,都会由大能者转嫁到黄风大王身上。
那一城之人的血债,足够让他吃上一道紫霄神雷了。
此刻,王宫偏殿内。
黄风大王悲愤交加,“却不曾想,那灵吉看似慈悲,实则阴毒无比,以我乌斯藏百姓性命为筹码,行那龌龊之事,当真可恨!”
“不对!”景元瞳孔微缩,截断了黄风大王的话语,“逻辑对不上!”
黄风大王喉结微动,目光在符玄身后的杨戬与取经四人组之间游移,声音带着几分惶惑,
“是何逻辑?”
景元负手踱步,“若我是灵山之主,断不会行此杀鸡取卵之事。”
“乌斯藏国的人妖平衡,才是维系功德汲取的根本。”
他指尖划过墙上褪色的祥瑞壁画,语气愈发森冷,
“先以邪法将半数百姓炼作傀儡妖兵,待他们耗尽生机后再屠戮献祭,以此换取功德。”
“可如此一来,不过十载,乌斯藏便成了空城一座。”
他顿了顿,神情一肃,
“若我是幕后主使,应当是让百姓在「人化妖」与「妖化尸」间循环往复。”
“后再下一道政令,勒令全城女子必须生育五子以上,以此来达成永生永世的善功循环。”
黄风大王听了,顿时瞠目结舌。
这真是东土的取经人吗?
当真不是什么修罗化身?
太吓鼠了!
这时,杨戬的虚影深深地看了景元一眼,突然出言道,
“汝猜测为实。”
“且多看、多想,细表其因果。”
景元脸上闪过一阵思索,旋即朝杨戬拱了拱手,“二爷还是不可明言?”
“不可。”杨戬眼底露出一丝笑意。
“这样吗……”景元的表情凝重起来。
知晓真相者不能直接道明,却又能稍作提示,这意味着,“结论”必须靠自己领悟才能参透。
但究竟是何种力量设下这般限制?
是天道规则?
还是涉及大罗?
亦或是某件神器的特殊禁制?
景元一时间没有头绪。
黄风大王是个有眼力见的,见气氛有些沉默,便主动提出了告辞。
“此间涉及天机,某不便多留。”
“若日后列为高僧用得到在下,可来乌斯藏国寻我,某随时恭候。”
说完,他便施了个大礼,默默走出门去。
景元望着黄风大王即将隐入廊柱阴影的背影,停止了继续猜测,而后突然扬声问道,
“黄风大圣此去何处?”
烛台的火苗骤然暴涨,将那道魁梧鼠身镀上金边。
黄风大王停步转身,腰间象征国师身份的玉牌泛起温润光晕,
“自大唐天兵携圣谕踏破国门,乌斯藏便成了人族与妖族共修的乐土。”
“昔日助纣为虐,双手沾满鲜血。”
“如今圣朝立下平等之法,给万千妖众一条活路。”
他抬手轻抚殿门斑驳的蟠龙纹,眼神带着一丝复杂,
“这国师之位,既是圣朝所托,更是赎罪之途。”
“只要大唐版图还在,某便在此守着这满城子民。”
“以余生赎清过往罪孽,也算不负这身妖骨。”
说罢再不回头,踏出殿门的脚步声沉稳如鼓,惊起檐角铜铃叮咚,恍若为他的誓言作注。
景元和杨戬对视了一眼,一时间都有些赞叹。
这般妖物,当真是刷新了两人的认知。
克制野性本能不说,一身善功丝毫不逊仙神。
如此觉悟,如此胸怀,担得起一句“圣妖”之名。
景元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繁杂的念头,转头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星宝。
“师妹,如今此地再无外人,可否与我等说说,方才你那般举动,究竟是为何意?”
几人闻言,也纷纷将视线投向星宝。
她们也很好奇,为什么星宝突然就放过如来了。
以她的性子,不应该是尝尝如来金身的咸淡吗?
星宝的眼神微愣,双手无意识的摸着开天斧的斧柄,半晌才从喉间挤出沙哑的低语,
“我之前的确想砍死如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