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只带两万兵马回到了洛京,除了镇守各地的兵马,其他的都被他派去关中了。
如今洛阳周围,北到九曲大河,南到伏牛山,西到函谷关,已经完全掌控在他的手中。
接下来他要兑现和杨无咎的“君子之约”,攻打陇右了。
只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萧宁在御书房摊开洛京周围的地形图后,赵安一边指着各个地方,一边道:“这次收复故土的一系列战役中,还是涌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将的。”
“不过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长,所以我打算老幼搭配,让一员老将带着一名小将来坚守各大险关要塞。”
先前主要以夺取城池为主,布防还是很粗糙的。
现在腾出手了,肯定要对各地的布防进行优化,该增加兵马的增加兵马,该提拔重用的要及时提拔。
这样既利于经略各地,也便于抵挡鞑子入侵。
鞑子没能打下极具象征意义的洛京,还损兵折将,丢失那么多城池,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也许不等他们拿下整个江南,他们便会再次图谋洛京。
所以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让各大险关要塞起到应有的作用。
绝不能再像鞑子之前攻打时那样不堪一击了。
洛京也禁不起再一次折腾。
萧宁点头道:“行军布阵,你来做主即可!我也拟定了一份名单,由他们到各地任职。鞑子退去后,洛京周围百废待兴,急需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赵安接过名单看了看,发现只有十个,明显不够,当即道:“看来咱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接下来干脆颁布‘招贤令’,广纳各地贤才。但凡有真才实学,又能办实事的,都可以给他们机会。”
说到这,他扭头看向萧宁道:“这转眼间都快到收获的季节了,其实我觉得重新丈量土地,施行一条鞭法可以做准备了,重开科举也可以酝酿了……”
“我也正有此意。”
萧宁沉声道:“以前只能和你在书信上说,如今要付诸行动,只怕不容易。我在广纳贤才的同时,来推进这些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她现在不是缺粮的问题,而是缺人手。
洛京是有许多官员,但大多是庸庸碌碌之辈,她是瞧不上的。
施行这些变革,非大才不可啊!
杨无咎其实很合适,有宰辅之资。
只不过西北还需要他来坐镇。
这么一来,唯有另觅大才了。
赵安也觉得缺这样的大臣。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贤臣又何尝不是如此?
还是慢慢找吧。
急也没用。
而且要把朝堂的整个班底给凑齐了。
他们这里虽然没有皇帝,但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
“殿下,安哥哥!”
两人正聊着呢,钟玉回来了。
她向两人行礼后,手足舞蹈道:“虽然鞑子严防死守,谁敢透露半点消息就要死全家,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踏白军还是探查到了契阔王的处境!”
萧宁饶有兴趣道:“他不会被鞑靼可汗褫夺兵权了吧?”
钟玉开怀大笑道:“鞑靼可汗就是想这么做,也没有机会啊!契阔王的坟头恐怕已经长草了!”
萧宁十分诧异道:“契阔王死了?”
赵安也是哭笑不得:“真死了?”
“当然是真的!”
钟玉也不顾萧宁在一旁看着呢,拉着他的手蹦蹦跳跳道:“而且我们还打听到契阔王被你气得吐血了三次,最后一次是赶到荥阳,没有发现我们的踪迹,恼得用匕首捅自己!”
“这么狠!”
赵安震惊道:“不过匕首也捅不破他的战甲吧?”
“是捅不破!”
钟玉笑了笑道:“可他随后便死了,还不是被你给气的?安哥哥,鞑靼八王中,如今已有一半因你而死了,还要再加一个刚晋封没多久的燕王!你还说让莽子成为‘屠帝专业户’,你这都已经是‘屠王专业户’了!”
契阔王就这么死了……
对于赵安来说,真的挺意外的!
相比于屯邪王、冒衍王、角王和燕王,这个老东西确实更难对付。
也就是他从局外破局,不然三道索命阵真能将他绞杀。
在他夺取虎牢关,前去攻打其他险关要塞的时候,发现那些地方的布防都颇为精妙。
不然在鞑子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它们都给拿下?
契阔王排兵布阵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
只能说被连晃几次后,老东西底气不足,开始怀疑人生了。
善谋者不自信,会把自己给逼进死胡同的!
赵安托着下巴道:“现在看来,契阔王若是真把自己捅出血了,也许不会死。他那个时候气血逆流,最需要发泄,发泄不成,很容易心肌梗塞。他都一把年纪了,得了这种病,必定休克,即便是有人给他做人工呼吸,恐怕也救不活!”
“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