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一天。
在实验室里,人工智能第一次根据一段悲伤的清唱,自动生成了一段钢琴旋律。
琴声缓缓流淌而出,没有华丽的编排,也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是简单的一串音符,却仿佛是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听者的心。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钱博士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嘴唇微微颤抖:“它好像真的‘听’到了心碎。”
胡逸也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实验成果很快被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演示文件,并在第二次音乐与人工智能研讨会上播放。
现场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
当那段悲伤的旋律响起时,不少音乐人低头沉思,有人悄悄抹了抹眼角,也有人皱着眉头不说话。
张老师坐在前排,听完后久久没有言语。
片刻后,他转头轻声对胡逸说:“也许,这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
胡逸点了点头,心中却燃起了更大的热情。
这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反驳谁。
这是为了让音乐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
几天后,一封来自音乐科技展览中心的邀请函送到了胡逸手中。
“‘未来之声’展区诚挚邀请您携团队参展。”信件末尾,有一句话格外醒目:
“如果你的作品不能打动观众,明年就没有展位了。”
胡逸捏着信纸,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