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呢,嘴角轻轻往上挑了挑,可心里头没多少激动劲儿。
他心里明白着呢,这事儿能不能一直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可不是一场展览办得成功就成的,得大众都认可、都接受这种新形式才行。
这时候,系统提示音正好响起来了:
【检测到人机共创作品集卖出去超过十万份了,AI音乐协作模式的认可度达到了78%,现在任务完成的进度是:4/5。】
听到这个提示音,胡逸的眼睛稍微动了动,心里头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好久都没有过的踏实感觉。
他已经把五分之四的目标都完成了,离成为全球顶级的歌王啊,就差最后那么一小步了。而那一步啊,说不定就在眼前这场展览之后的某个机会里,就这么悄悄来了呢。
他慢慢走到一台交互式AI音乐终端跟前,手指在触控屏上轻轻滑过。
屏幕上冒出来一组情绪波形图,这可是观众试听之后马上反馈的数据呢。
喜悦啊、感动啊、震撼啊……各种各样的情绪就像小星星似的一闪一闪的,这也能看出音乐打动人内心的那种力量。
钱博士就在不远处站着,瞅着胡逸的样子,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吗?我以前老觉得,AI就只能模仿,根本不能创造。可现在呢,它可不单单是个辅助的玩意儿了。”
张老师也在人群里悄悄看着呢,眼睛里有那么一丝欣慰的神情。
他以前可是最反对AI掺和到创作里的人之一呢,现在倒成了最坚定支持的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走过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作品集,那封面就是《谁在唱歌》的曲谱手稿。
“胡老师,这首歌……真的是AI写出来的旋律吗?”她的眼神里有崇拜,可也带着点不确定。
胡逸接过作品集,轻轻翻开,手指头从那一行行跳动的音符上划过。
“旋律是AI生成的,不过情感可是我们给加上去的。”他回答得很平静,“就好比画笔只是个工具,真正画画的,那是拿着笔的人啊。”女孩点了点头,好像懂了点啥似的,就转身走了,脸上看着轻松了不少。
胡逸看着她的背影,突然就冒出一个问题:技术和人性搅和到一块儿的时候,艺术的边儿到底该划在哪儿呢?
他抬起头,看向展厅穹顶那块投影的画面,《谁在唱歌》的旋律解析图正在那儿循环播放呢。
就在这时候啊,他模模糊糊地觉着,以后的音乐呢,既不是人自个儿在那儿瞎哼哼,也不是机器干巴巴地计算,而是在人和机器之间,能产生一种全新的那种共鸣。
而他呀,就是那个能让人和机器互相能听到对方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