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陈冬收到了通知。
机甲研发中心的第一台原型机已完成,各项数据均达到使用标准。
无论造价还是性能,都远超原始设计中的扎古。
尤其在动力和弹药容量方面,更是超出预期。
“滋滋……”
随着大门缓缓开启,一架高达二十米、空载重量超过六十吨的钢铁巨兽呈现在陈冬面前。
“指挥官先生,这是我们团队的心血结晶!”
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激动地走上前,“它不仅融入了您提供的技术,更结合了我方最擅长的意识链接模拟技术。”
“驾驶员只需穿戴特制服装,进入机甲后,其意识便能与机甲完全链接。”
“届时,驾驶员的视野和触觉将与机甲融为一体,从而超常发挥机甲性能。”
“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最初设想中的终极机甲!”
几名科研人员围着机甲,兴奋地介绍着它的各项数据和技术细节。
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对命名权的渴望,希望能借此流芳百世。
听着嘈杂的声音,陈冬微微皱眉,抬手示意,
“让他们安静一些。”
“是!”
随着枪械上膛的咔嚓声响起,喧闹瞬间平息。
陈冬独自走到机甲面前,凝视了片刻。
随后转过身,指着一位中年研究员问道,“你们已经说完了优点,那么它的缺点呢?详细说说。”
被点名的科研人员略一怔忪,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
“指挥官,我叫钱耀祖。”
“这台机甲采用的金属材料与当初制造大型机甲时使用的合金相同,既保证了机械性能,又控制了重量。
使其不会超过核心动力的承受极限。”
“因为机甲的体型从八十米降低到了二十米,它对于驾驶员的精神要求也随之降低。”
“但是也因为只有一名驾驶员,所以对驾驶员的精神也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压力。”
“我们的验证数据是,30分钟内驾驶员的精神不会出现异常,但超过2小时后,驾驶员的精神将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而且由于其体型较小,仅有二十米,不适合安装大型核动力驱动……”
随着钱耀祖的缓缓讲述,陈冬时而点头表示认可,时而提出疑问。
两人绕着机甲转了几圈,陈冬对原型机的优缺点有了大致了解。
再次抬头看向机甲胸口——那里是驾驶舱,也是这台机甲防御最为坚固的核心区域。
只要驾驶舱不被攻破,即使在宇宙中漂流,仍有机会获救。
“驾驶舱采用的是独立设计的宇航维生降落舱吗?”陈冬问道。
钱耀祖答道,“是的,四肢、头部以及所有武器均为插件式设计,方便后期升级和应对不同的作战任务。”
站在机甲正下方,陈冬抬脚轻轻一踏。
他的脚掌仿佛踩在了坚实的地面上,一步步地在空中走向驾驶舱。
“那是手动开启阀门……”钱耀祖站在下方,远远指着一个红色标识和锁定的拉手说道。
陈冬按照指示握住拉手,拽出、旋转一圈,再插回原位。
“咔咔咔……呲——”
封闭的驾驶舱缓缓打开,露出布满各种链接接口的椅背。
陈冬嘴角微微上扬,“不错,不错……”
他笑着直接飘入驾驶舱,稳稳地坐在了驾驶位上。
“指挥官,您还没穿戴专用的驾驶服!”
一位研究员急切地提醒道,“没有专业驾驶服,意识链接会对驾驶员的精神造成巨大压力,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
然而,他们的劝阻并没有引起陈冬的任何反应。
“嗡嗡嗡……”
“咔嚓、咔嚓……”
“警报!警报!未检测到驾驶服……是否开启AI接管模式?”
机甲自带AI的声音响起,陈冬露出好笑的神情。
他左右环顾了一下,按下了左上方的一个红色按钮。
“意识链接强行开启中……”
“嗡——”
一道轻微的波动过后,陈冬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视角居然出现了分裂。
一个是他坐在驾驶舱内的视角,另一个则是这台机甲对外的视角。
随着他的意识转动,巨大的钢铁身躯也随之开始行动起来。
移动、奔跑、跳跃、腾空……背后和脚底喷射出的火焰让它得以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
“轰隆隆……”
机甲从空中坠落,附近的地面发出阵阵震颤。
“呲……咔咔咔。”
驾驶舱再次打开,陈冬没有借助任何辅助设备,就这样踏着空气走了下来。
看着眼前这些满脸震惊的科研人员,陈冬笑着点了点头。
“这具机甲的效果不错,不过你们对人类身体潜能的了解还太少了。”
“添加了过多的保护措施,反而浪费了一部分性能……”
说到这里,他才意识到这里并非诸天华夏联盟的试验场,而是环太平洋世界的一处研发中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