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七

阿婆踏着残雪往家走,晚风卷着淡淡的糖糕香,掠过青灰色的瓦檐。巷子里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把青石板路映得发亮,那些融化的雪水顺着屋檐滴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窝,倒映着灯笼的影子,晃悠悠的,像撒了一地的碎金。

路过李爷爷家时,阿婆停下了脚步。李家的大门敞开着,李爷爷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就着一盏煤油灯,给一副刚写好的春联落款。墨汁在红纸上晕开浅浅的痕迹,和白天阿婆那副一样,透着温润的墨香。

“李爷爷,还在忙呢?”阿婆走进院子,笑着打招呼。

李爷爷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是阿婆啊,进来坐。这最后一副春联,给巷口的杂货铺王老板写的,他说要等我这副贴上去,才算真正过年。”他指了指石桌上的春联,“上联‘货丰价实招顾客’,下联‘诚信经营聚财源’,横批‘生意兴隆’,你看还妥当?”

“妥当,太妥当啦!”阿婆凑过去看了看,“字字都说到点子上,王老板肯定喜欢。你这字越写越有风骨,难怪大家都盼着你的春联呢。”

李爷爷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不过是写了几十年,熟能生巧罢了。你家的春联贴上了?我听老周说,那联贴合青瓦巷的光景,我还特意琢磨了好几天呢。”

“贴上了,贴在门框上,红通通的,看着就喜庆。”阿婆笑着说,“我正想过来问问你,除夕晚上小满的书店有守岁聚会,你也一起来热闹热闹?”

“去,怎么不去!”李爷爷立刻答应,“我早就跟小满说好了,到时候带一坛我泡的青梅酒,让大家尝尝鲜。这酒泡了三年,味道正浓,守岁的时候喝两口,暖身又助兴。”他起身给阿婆倒了杯热茶,“你那虎头鞋织得怎么样了?林秀家的孩子快满周岁了吧?”

“快了,就差鞋面上的虎眼睛了。”阿婆捧着热茶,指尖暖暖的,“等织好了,第一个给你看看。”

两人坐在院子里闲聊,煤油灯的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院子里的梅花悄然绽放,暗香浮动。偶尔有晚归的街坊路过,隔着院墙打招呼,声音里满是过年的欢喜。阿婆坐了一会儿,怕耽误李爷爷休息,便起身告辞。李爷爷送她到门口,再三叮嘱:“除夕晚上早点来,我给你留着最好的酒。”

回到家,阿婆把剩下的虎头鞋活儿拿出来,坐在灯下细细织着。银针在她手里灵活地穿梭,红绒线勾勒出虎头的轮廓,白棉线绣出蓬松的绒毛,很快,一只威风凛凛的虎头鞋就成型了。阿婆拿起鞋看了看,又用黑线绣上圆圆的虎眼睛,瞬间就有了灵气。她把两只虎头鞋摆在一起,胖乎乎的,可爱得很,心里想着林秀看到时惊喜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远处隐约的鞭炮声。阿婆收起针线,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没有睡意。她想着这些天街坊们的忙碌和热情,想着除夕晚上的聚会,想着青瓦巷里的一草一木,心里满是温暖。这巷子不大,住着的都是普通人家,可就是这份邻里间的互相惦记、互相照拂,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让年味儿浓得化不开。

除夕这天,天刚蒙蒙亮,青瓦巷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巷子里追逐打闹,手里拿着摔炮,时不时扔出一个,“啪”的一声,吓得大人嗔怪着,眼里却满是笑意。

阿婆起得很早,她先把院子打扫干净,又把昨天炸好的糖糕重新整理了一遍,用红纸包成一个个小包裹,方便大家拿取。然后,她找出自己的新棉袄穿上,深蓝色的斜襟棉袄,袖口绣着小小的梅花,是林秀去年给她做的,穿着暖和又合身。

刚收拾妥当,就听到敲门声。阿婆打开门,是林秀抱着孩子来了,孩子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头上戴着虎头帽,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中国结,看见阿婆就咧开嘴笑,露出两颗刚长出来的小牙。

“阿婆,给您拜年啦!”林秀笑着说,把一个红包递给阿婆,“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你这孩子,怎么还带红包来。”阿婆连忙推辞,却被林秀硬塞进了手里,“孩子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

阿婆只好收下,又从屋里拿出那两双虎头鞋,递给林秀:“这是我给孩子织的,你看看合不合脚。”

林秀接过虎头鞋,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哎呀,真好看!这虎头绣得真精神,比买的还精致。”她连忙给孩子穿上,不大不小正合适,孩子穿着新鞋,高兴得在地上蹬着脚,咿咿呀呀地叫着。

“喜欢就好。”阿婆笑着说,“快进屋坐,我给孩子准备了糖果。”

林秀抱着孩子进屋,把带来的酱鸭放在案板上:“这是我早上刚卤好的酱鸭,带着给聚会的时候大家尝尝。”她看着阿婆屋里的陈设,干净整洁,八仙桌上摆着花生、瓜子和糖果,墙上贴着崭新的春联,“阿婆,您屋里真喜庆,一看就是过年的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