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沉思片刻,条理清晰地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有三。其一,需在朝堂上揭露这些心怀不轨官员的真面目,让他们的阴谋大白于天下,使其无法得逞;其二,应迅速派遣得力官员奔赴民间,向百姓阐明改革的真正目的与益处,辟谣安抚百姓情绪,同时彻查谣言源头,将造谣者严惩不贷;其三,要即刻加强对边疆的防范,密切关注边境动态,防止这些余孽与外部势力再次勾结,卷土重来。” 林羽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仿佛为这场危机开出了一剂良方。
武曌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好,此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平息这场风波,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不得有误。” 武曌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林羽的信任,她深知林羽的能力与忠诚,相信他定能化解此次危机。
林羽领命后,深知朝堂上的这场交锋迫在眉睫,而获取确凿证据则是重中之重。他迅速从刑部、大理寺等部门挑选出一批精明强干、忠诚可靠的人员,组成一支精干的调查小队。这些队员们各个身怀绝技,有的擅长追踪盯梢,有的精通情报收集,有的善于分析推理。林羽亲自带队,日夜奔波,不辞辛劳。他们穿梭于京城错综复杂的街巷之中,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跟随着目标。他们在阴暗的角落中潜伏,巧妙地避开旁人的视线,在那些官员与可疑人员会面的瞬间,迅速用特制的工具记录下会面的场景与对话。经过数日的艰苦侦查,终于在一处位于城郊的隐蔽宅邸中,截获了一封至关重要的密信。这封密信被藏在一个精巧的暗盒之中,上面盖着神秘的印章。林羽小心翼翼地打开密信,只见信中详细记录了边疆势力余孽与这些官员的交易往来,从巨额贿赂的金额,到阴谋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在朝堂上发难、如何在民间散布谣言,一应俱全,铁证如山。
早朝当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文武百官们怀揣着不同的心思,静静地等待着朝会开始。林羽手持密信,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稳步出列。他身着一袭黑色官服,身姿挺拔,神色冷峻,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他先是向武曌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然后高声说道:“陛下,近日朝堂上对改革举措的无端指责,实乃居心叵测之人的阴谋。臣经多方查证,不辞辛劳,已掌握了确凿证据,足以揭露这些人的丑恶行径。” 说罢,他将密信呈给一旁的宦官,由宦官小心翼翼地转呈给武曌。
接着,林羽转身面向那些发难的官员,目光如炬,仿佛两把利刃,一一扫视过去。被他目光扫过的官员们,有的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有的则强装镇定,额头却已微微沁出冷汗。林羽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平日里在朝堂上满口仁义道德,如今却口口声声指责改革,殊不知自己早已沦为边疆势力余孽的棋子,为虎作伥。这密信之中,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你们与余孽的勾结详情,从收受的巨额贿赂,到如何按照他们的指示在朝堂上发难,再到如何在民间散布谣言,桩桩件件,铁证如山。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字字铿锵有力,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那些官员的心上。
那些被指认的官员,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一般,身体微微颤抖。其中一人,试图垂死挣扎,颤抖着说道:“林羽,你莫要血口喷人,仅凭一封不知从何处得来的信件,就妄图污蔑我等。这等证据,如何能让人信服?”
林羽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说道:“哼,证据确凿,岂容你等狡辩。我们不仅截获了这封密信,还掌握了你们多次会面的证人证言。” 他一挥手,调查小队的成员迅速将几位证人带至朝堂。这些证人有的是宅邸附近的居民,有的是曾参与过他们交易的底层人员,他们详细描述了所见所闻,将那些官员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随着证人的陈述,那些官员的罪行愈发清晰,他们的脸色也愈发难看,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武曌看完密信,脸色铁青,怒不可遏,猛地一拍龙案,怒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这些官员即刻拿下,交由刑部审讯,务必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随着武曌一声令下,殿前侍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上前,将那些官员一一制服。这些官员瘫倒在地,脸色如死灰一般,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往日在朝堂上的威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朝堂上其他官员见状,纷纷交头接耳,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震惊不已。有的官员对林羽投来钦佩的目光,赞叹他的果敢与睿智,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迅速查明真相,力挽狂澜;有的官员则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卷入这场阴谋,同时也对朝廷内部潜藏的危机感到忧心忡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