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阅其他典籍时,同样的场景不断上演。遇到生僻字词,武曌会与学士们一同查阅字典、古籍,探讨其确切含义与用法。“这‘猋’字,在《说文》中意为犬走貌,然此处语境,似乎另有深意。” 一位学士指着书中一处说道。另一位学士立刻回应:“我记得在《广雅》中有云,‘猋,奔也’,联系上下文,此处取‘奔’意,似乎更为恰当。” 武曌微微颔首,说道:“二位所言皆有理,不过再查阅下《玉篇》,看看有无新解。” 众人一番查找后,最终确定了最为合适的释义,大家相视一笑,为解决难题而欣喜。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武曌鼓励学士们大胆发表看法,展开激烈辩论。一位学士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手势丰富,言辞犀利:“陛下,依臣之见,此观点过于迂腐,如今时移世易,应与时俱进,不可拘泥于此。” 另一位学士则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反驳:“此言差矣,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自有其永恒价值,虽时代变迁,但其中精髓不可轻易摒弃。” 武曌微笑着看着众人,说道:“百家争鸣,方能出真知,诸位但说无妨。” 整个审阅过程,武曌全身心投入,她的专注与执着感染着每一位学士,大家皆全力以赴,力求将典籍中的每一处瑕疵都一一纠正,让这些典籍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武周文化传承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