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伪君子 > 第378章 谁赞成?谁反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足有近千里呀!”

陈牧咬着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暗自计算了一下行程,吩咐道:“余合”

“在”

“备双马,叫徐滨带上亲卫队,一起跟我走”

“是”

余合不敢怠慢,立刻下去着急人手,

陈牧深吸了几口气,稳定住激荡的情绪,问张三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张三赶紧摇了摇头:“没有,唐先生下了严令,不得走漏一丝风声,故而连李猛都不知请”

陈牧长处一口气,心有余悸,庆幸不已:“好好好,幸亏有老先生主持大局,还有回旋余地”

“你休息休息,快些赶回去,不要在此逗留”

陈牧处理完张三,强自镇定了心内焦灼的情绪,快步又赶回来庆功宴。

众人刚刚都看见他匆匆而去,如今见人回来,自然齐齐看了过来。

这一看不要紧,瞬间满堂死寂。

巡抚大人面色阴沉,眸中寒光闪闪,步履之间杀气腾腾。

“我的天,出事了!”

“谁知道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难道蒙古又打回来了?”

“可能是朝廷那边??”

“不会是地方上出什么乱子了吧?”

众人纷纷猜测,目光全都聚集在陈牧身上,郭桓脸色凝重,刚想上前问明缘由,就见陈牧已经上了高台站定,如鹰般的目光扫光全场。

“诸位,今日之宴,一为庆贺我军大胜,二也为共商山西未来之计。”

陈牧话语顿了顿,临时组织了一下措辞道:“前些日就有人禀报,今年山西很可能将有大旱,很不辛,刚刚这个消息,得到了证实”

此言一出,顿时齐齐变色。

官儿们很清楚现在山西是什么情况,刚刚经历一场大乱,流民遍地。

若今年再遇上旱灾,非出大事不可。

于光等少数人是知道这个消息的,虽然不清楚为何陈牧不等百姓离去就突然将此事抛出,依旧站起身配合道:“抚台,此次大旱,会波及整个山西不成?”

“不错,而且很可能不光山西一省”

众官闻言纷纷面色大变,韩晃于光郭桓等趁机进言道:“国势艰危,请抚台为山西百姓做主”

陈牧点点头,缓行几步,来到台阶前,看着满厅的官员,沉声道:“如今山西局势初定,但仍有诸多问题”

“二王虽败,余党或存;蒙古虽退,边患未绝:流民遍地,急需安抚,民生困苦,亟待解决”

“如今又即将有天灾降临,一个不慎,极易激起民变,故此本抚要做以下部署”

按原本的计划,这事是要在百姓离去后,陈牧在着急诸位官员一点点商量的。

可惜眼下陈牧哪有那个时间,索性省略那些步骤,他这个战时巡抚的战时两个字,还没拿下去呢!

“其一,关于边防。大同宣府乃边陲重镇,与蒙古接壤。此后当加强边防巡查,增设哨卡,以防蒙古再次侵扰,另外也需要研判内长城三关及其长城段修建事宜,具体事务交于郭总兵负责,张总兵从旁协助”

“其二,尽快播种春粮,因战时导致冬小麦绝收之地,当地官府出种子,组织百姓补种高粱等,因战火损毁的百姓房屋,官府需要帮助修缮,使百姓无后顾之忧”

“其三,因太原大火,多数籍册被毁,山西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从即日起清查田亩,人口,以便后续安抚流民”

“其四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旱灾,需兴修水利,包括但不限于修筑河堤,清理沟渠,开凿水井等,各府县务必做好丁壮准备”

“其五,为了防止民变,定国军将分出十路人马,分兵屯驻各府,州,县,以应对不测,具体安排由三司会郭总兵,杨总兵负责”

陈牧的话说完了,下面的官却都听傻了。

前二四条倒还好说,第五条也可以接受,最难的是这第一和四条。

顾名思义,巡抚大人这是要搞大动作!

可钱粮从哪里来,人没提呀!

总不能府县自己解决吧?

众官纷纷交头接耳,其中新任太原知府郝渊脸都白了,一咬牙越众而出道:“抚台,下官有一事不明,请抚台解惑”

陈牧点头,抬手道:“郝知府,有话请讲”

“按抚台所言,太原城被大火焚毁,需要重建,汾河两岸需要修筑河堤,田间沟渠需要疏浚,这些的确都是急需之事,下官粗略计算,仅上述这些,太原府光银钱就需至少百万两,这还不算所需的粮食等,可太原经过大乱,无论府库还是民间,早已空空,实难以承担如此海量消耗”

太原府是遭受战乱最惨之地,陈牧就知道他一定会跳出来,闻言不怒反笑道:“郝知府,你错了”

郝渊一愣,疑惑道:“错了?”

“不错”

陈牧高声道:“太原府所需银钱,可不止百万两,也许两百万都打不住啊,不过你无须担心,钱粮之事,本抚自会向朝廷解决”

“原来如此,抚台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