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病了。
这话说起来像是废话,毕竟太后已经病了有一段时日了。
但这一次不同。
之前太后虽然身子不适,但也就是老年人没精神,身上没力气,需要缠绵病榻。
但这一次,太后的精气神仿佛已经耗尽,整个人短短几天内便瘦的只剩皮包骨头,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眼看着就没几天了。
这下子,不管皇帝心中还有多少怨恨,还有多少不满,也不得不踏足慈宁宫,给太后侍疾。
另外,皇后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
太后病了,除非皇帝想要废后,否则便是有天大的罪过,也必须让皇后出面给太后侍疾,因此皇后的禁足也终于解开了。
这本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但如果代价是太后病重,甚至驾鹤西去,对于如今后位摇摇欲坠,仅剩下太后庇护的皇后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自从皇帝登基以来,皇后最孝顺的就是这段时间了。
整个人几乎住在慈宁宫,早中晚要看太后至少十几趟,太医的诊断也是个个过问,问完这个问这个,甚至连眉庄的活都揽过去了。
可惜即便如此,太后的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刚开始还能结结巴巴,有气无力地说两句话,拉着帝后的手说些个伉俪情深之类的话。
交代皇帝要好好照顾皇后,也让皇后恪守妇道,希望能在自己死前,再帮皇后一把。
或许是看在太后命不久矣的份上,又或许是因为对方提起了纯元皇后。
最终,皇帝还是对皇后的过去一笔勾销,虽说没有将宫权归还,但帝后两人的关系,在太后最后的日子里,还是恢复了不少。
人总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最快。
皇后也看出来了,太后一旦走了,自己在宫中便再无依仗,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皇后急的名头。
未免再被皇帝厌恶,这段时间来除了照顾太后,她也重新扮演起曾经的那副贤妻模样,不争不抢,面对费云烟的时候甚至主动退避三舍。
不知道的,还以为费云烟才是皇后,她是贵妃。
虽然知道皇后是做给自己看的,但很多时候,皇帝要的就只是一个态度而已。
对于皇后,他怒过,恨过,甚至动过废后的念头。
但不管怎么样,她到底是太后的侄女,纯元皇后的妹妹。
看在这些情分上,只要皇后不再搅风搅雨,试图对皇嗣,尤其是皇位后位下手,皇帝还是能容忍她坐在后位上的。
尤其因为死期将至,太后包揽了不少罪名在自己身上。
让皇帝以为,皇后做的很多事都是她授意的,只是从犯而已。
某种程度来说,也减少了皇帝对她的厌恶。
对于皇帝态度的转变,费云烟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
甚至对皇后也是一如既往的恭敬。
太后就要死了,她可不想在最后关头闹出什么事来,万一让老婆子发疯,不管不顾对她下手,她可不一定扛得住。
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皇后能克制一时,不代表能克制一世,她此生最重权柄,否则只要她老老实实的,日后便是最尊贵的母后皇太后。
可她偏偏不肯,一定要做独一无二的太后。
如此,又怎么可能一直容忍自己屈居费云烟之下,日后总有暴露的时候。
更别说她身上最大的罪名,不是谋害皇嗣,不是残害妃嫔,而是,杀死了纯元皇后。
只凭这一点,便足够将她扳倒了。
费云烟稳坐钓鱼台,每天只是默默的处理宫务,然后和宫中其他妃嫔一起,轮流给太后侍疾。
就这样,拖了半个多月,太后到底是没挺过去,薨了。
“皇额娘,皇额娘!!!”
太后的遗体前,皇后泣不成声,好几次就差抽过去了。
那悲痛的样子,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费云烟与众妃嫔也纷纷跪在地上,放声哭嚎,便是是在哭不出来的,用力掐自己大腿一下也要逼着自己哭出来。
“皇上,皇额娘去了,她老人家这一辈子,最重子嗣,一生都在为皇上的膝下考虑。”
“如今皇额娘不在了,臣妾恳请皇上恩准四阿哥、五阿哥回宫,为皇额娘守灵。”
“此外,温宜公主、六阿哥还有胧月公主尚且年幼,臣妾身为嫡母,实在不忍心他们小小年纪就守在这里。”
“还请皇上恩准他们日日过来上香祭拜即可,不必跪着守灵了。”
“还有福贵人,她如今怀着身子,也不便来此,万一冲撞了,皇额娘在九泉之下,想来都不会安心,也请皇上开恩,让她在宫中默默祭拜就是。”
皇后这番话有理有据,皇帝自然没道理拒绝。
反而因她思虑得当,对她的感观也好了几分。
费云烟见状眉梢微挑,皇后当真是长进了,居然能想到这一手。
看起来平平无奇,也都是她作为皇后应尽的职责,可费云烟却能感受到,皇后说出这番话时,心底那浓浓的算计。
让诸皇子回宫,是想借此剥夺皇帝对六阿哥的关注。
一方面借此分薄六阿哥的宠爱,让皇帝将注意力投放在其他阿哥身上。
另一方面,也是暗中给六阿哥下套。
试想,当太后灵前,三位年长的阿哥悲痛欲绝,为祖母守灵的时候,六阿哥却躲在后面安心享乐,只需要每日上香即可,传出去,外人会怎么看?
不会有人觉得这是六阿哥年幼,还经不起守灵的锉磨。
只会认为六阿哥不孝。
当下皇帝或许不觉得有什么,但日后六阿哥大了,但凡有一点不妥的地方,这一点就能被利用起来。
皇帝那时也不会想到这是自己的恩准,就算是他恩准的,难道六阿哥你身为人子人孙,就不能为祖母尽孝吗?
对祖母如此,那朕百年归逝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有相似的借口。
尤其皇后是六阿哥名义上的嫡母,只要打下这个基础,日后随便表示出一点六阿哥不孝,就能彻底将他钉死在不孝的耻辱柱上。
大清以孝治国,一个阿哥不孝,那还能有任何继承大统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