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351章 学者们的生存大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1章 学者们的生存大挑战

时间匆匆,两个月的时间眨眼过,

来自全国各地的2018名访美学者,就在培训,背书,体能训练与社交训练中度过。

培训结束,访美学者们总算熬过了最难熬的时光,迎来了培训的最后一道关卡,安全审核与保密协议。

安全审核,主要是由主考教官一对一面审,会在极为狭小的空间里,先把访美学者关上几个小时。

等到访美学者们心情焦躁的时候,再进行定点问答,通常是一些相对机密的问题,来考核学者的反应能力。

其中包含英语口语对话,日常琐事,毛选背书...反正是学过的东西,都会挑一些考。

考完之后,教官会对访美学者进行评分,评分不涉及及格不及格,也不会告诉学者分数,录制的视频会及时封档。

学者们来时签入学保密协议,离开时自然要签署国家安全保密协议,这是重中之重。

3月10日培训结束,学者们享受了一个星期的假期,活动范围只限制在学校内,学者们可自行交流,也算是轻松了许多。

3月15日,学者们收到了相应的出境证件,由帝都航空安排专机,分波次运送至M国纽约市,在纽约肯尼迪机场下机。

落地后,学者团优先通过移民局集体入境通道,前往移民局入境检查窗口,

接受M国移民局官员的问询,确认J-1学者签证无误后,在护照上盖入境章,完成入境手续。

M国移民局官员问询的问题多为:入境目的、停留时间、在美国的住宿地址等,

这些问题,访美学者们在培训时,早就背书过了,轻松应答,

值得一提的是,M国移民局官员就算针对华夏入境人员,也不会在访美学者这一块设置障碍。

入境手续办理完毕,学者团则由M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工作人员统一引导,

乘坐SUNY Buffalo安排的大巴,拉到培训地点: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布法罗分校是中M互派学者交流以来,针对访美学者落地后二次培训的指定培训单位,

内设有专门的学者团培训中心,能容纳数千人规模的集体培训,就餐,以及日常生活。

学者们抵达布法罗分校,培训时间为两周,为2018人集体统一,全程由中美双方工作人员对接。

培训期间,学者们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

接受官方授课:多为日常口语强化,J-1签证条款细则,美国学术规范,生活与安全须知等。

培训结束后,2018名访美学者原地待命,

由M方工作人员根据学者的具体访学单位,分批安排前往目的地,严格禁止单独行动。

相比较国内的培训,学者们在布法罗分校内的培训,就要轻松许多。

培训期间,学校不禁止访美学者们与本地学生沟通,

甚至还主动安排本地学生,带着访美学者们参观学校,体验M国的风土人情。

该说不说,这年月的华夏人在M国,那真是稀少的跟大熊猫一样,尤其是这种州立大学的校园里。

M国青年天性开放,突然身边来了这么多帅哥美女,虽然穿着土了一些,可人家是歪果仁啊....

内地刚严打,男女青年别说牵手打奔了,就算聊得话题多了,都有可能被抓进局子里。

纵然学者们在内地培训期间,学习了大量的M国风土人情,还是被M国学生的开放给震惊了。

在M国,男女之间吻手礼,朋友之间偶尔进行较为亲昵的动作,这都太自然了。

于是乎,访美学者们第一天刚抵达校园,

就被一群M国学生指点着观摩,频频上来搭讪,甚至有的直接就搂脖子抱腰,要亲亲,要抱抱。

如此场景,负责培训的M方工作人员不仅不阻止,反而站在一旁起哄,那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

有人喜欢堪比大熊猫的华夏人,也有人敌视,这些人多为退下来的老兵,年龄已经很大了,来校园二次进修。

或许他们看到了访美学者,就想起M国在朝鲜战场上被华夏军人追着跑的憋屈,自然就有人上来挑衅。

对于这种挑衅,负责培训的M方工作人员更加没有阻止,起哄的声音甚至超过围观的学员。

对于这种挑衅,访美学者们在内地培训时,早已学会了如何从容面对,

两国交锋,先口水仗,不行就论拳头,反正都是学员间打打闹闹,不会上升到国家层面,

若是美国佬敢挑衅我们,那你们就用中国功夫教育他们....这是培训教官在课堂上的原话。

主打一个我们不惹事,但要是别人来招惹我们,我们也不怕事!

不过呢,打肯定是打不起来的,最多口头冲突,也算是M方工作人员,故意给访美学者的下马威。

时间转瞬,两周十四天的时间里,访美学者们就在围观的M方学员们,好奇与妒忌的复杂情绪中,结束了落地培训。

培训结束,2018名学员原地待命,由M方工作人员安排大巴或者直升机,分批派送学者们前往进修的目的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