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287章 你们儿子需要公道,朕的儿子就不要公道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你们儿子需要公道,朕的儿子就不要公道了?

“他们供认,来夏州主要是打听您的行踪。”

“然后发现我们去了卧虎岗,于是一时兴起就跟了过来。”

“应该是无意之举,从他们口中,并不知道金丝草的秘密。”

石勇一五一十汇报道,“至于为什么是晋阳王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头,我会继续深查下去。但凡对我们动了歪心思的人,绝不能让他们快活。”

石勇的眼神之中,杀意浓浓。

他从一个被人嫌弃吃得太多的大头兵,然后赵暮云带回延庆墩烽燧台,还顿顿有肉吃。

后来在束勒川上,还找到了失散的兄长石刚。

随即,跟着赵暮云参与朔州之战、银州之战、蔚州之战、夏州之战,从一个普通的边军小卒,成为了一府副都尉。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赵暮云带领他们得来的。

谁要对赵暮云不利,就是跟他为敌!

“不必了,你只要守在卧虎岗,将这里牢牢看守好就是!”

“守住了这里,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

“至于错过第一期军事培训班的结业,那就是参加第二期。”

“这个晋阳王家,我回朔州后,会让夜不收来彻查。”

赵暮云摆摆手。

“还要参加培训啊!”石勇一阵头大。

他原以为参加夏州之战,可以逃避上课的痛苦。

毕竟斗大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他,学习是件很艰难的事情。

现在长期守在这里,也就不用回去参加那军事培训班了。

可哪知赵暮云却要让他参加第二期。

“你不想参加?”赵暮云眉头一皱,“想要独领一军,必须培训班结业才行。”

“好...好的,赵头!”

......

与此同时。

京城,永昌帝御书房。

“陛下,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我们两家向来忠心为国,世代忠良,我们的儿子为国捐躯,以及麾下五千将士惨死,都是那赵暮云按兵不动,救援来迟所误。”

“请陛下严惩赵暮云,还我们儿子一个公道。”

两个白发苍苍,穿着国公服饰的人,跪在永昌帝面前,一鼻涕一把泪,愤慨痛哭。

他们正是蔚州之战中,不等赵暮云洪水到来,就带着麾下兵马出城突围,结果遭到折兰王的骑兵攻击,几乎全部覆灭的张、李两个都尉的父亲,鄂国公和鲁国公。

蔚州之战后,内阁会议上,永昌帝要给赵暮云爵位,而且还要嫁清河郡主给赵暮云。

消息传出去后,鄂国公和鲁国公两家只关心自己儿子的情况,一直了无音讯。

直到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顾鼎铭从御史宋流那里得知战场的真相后,当即向东宫太子胤昭汇报。

太子洗马魏迁便提议,通过这个事情做点文章。

胤昭对永昌帝用晋王的女儿清河郡主捆版边将的做法很是不满。

自己老爹明摆着是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政敌,来寻求所谓的平衡,以满足他能够继续贪恋皇位的欲望。

于是胤昭同意了魏迁的提议,务必阻止永昌帝的赐婚。

随即传来消息,张、李两个都尉被折兰王的骑兵攻击后,一路南逃,结果晚上看不清路,深夜坠崖而死。

这也是好多天之后才从悬崖下找到他们的尸体,确认死亡。

张、李两个都尉死亡的消息传到京城,鄂国公和鲁国公顿时坐不住了。

先不管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的儿子毕竟都是为国捐躯。

加上宋流上奏汇报了蔚州的战况,又重点说了两个都尉出城的真相。

鄂国公和鲁国公两家得到消息后,一致认为是赵暮云故意延误救援所致。

得知赵暮云不仅没有问罪,还要赐婚授爵,他们当然不干了,立马跑来面圣,讨要说法。

除了为儿子讨说法外,他们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们这些勋贵们世袭罔替,享受着特权和荣华富贵,岂能容许一个出身平民的边军小卒挤入他们的圈子。

本以为永昌帝会念及这些国公祖上的功绩,多少会给他们一个说法。

然后本就一脸焦虑的永昌帝却冷冷道:“你们的儿子需要公道,朕的儿子就不要公道了吗?你们的儿子功过,自然有兵部来判定,岂是你们来这里哭闹,从而影响兵部的裁定。”

什么!

鄂国公和鲁国公面面相觑,不明白怎么回事。

“汉王殿下在西京落入了叛军的手中,差点被丢进大锅里给煮了!”

“秦王殿下虽然逃了出来,但他的家眷被叛军俘虏,庄园也被叛军烧成瓦砾。”

“论起伤悲,你们两个哪里有陛下深呢?”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崔开济站在一旁,赶紧呵斥道。

看似呵斥,实则提醒鄂国公和鲁国公两人,要改变策略。

崔开济的话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鄂国公和鲁国公心头的悲愤之火,只剩下刺骨的寒意和惊惶。

他们猛地抬头,这才注意到永昌帝那张平素威严的脸上,此刻布满了阴云和难以掩饰的焦躁,眼窝深陷,握着奏报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