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蔓月完全不知道张母已经把她想象成,节衣缩食,饱受苦楚的小可怜,又从背篓里拿出五条鱼。

“这是昨天家里捞的鱼,个头不大,不过这些也差不多够吃一顿的了。”

张母又高兴又心酸,高兴是因为她得了好东西,心里还想着他们。

心酸是因为家里没本事,帮不了她,她得了好东西,还惦记着娘家。

铁锤最兴奋,叫了起来,“有鱼汤喝。”

张母:“家里短你吃还是短你喝了,没点出息。”

铁锤被说了也不生气,使劲咽了咽口水,太香了,真想吃呀。

张母看见不只是铁锤,家里的几个孩子都着自己看,给他们一个人发了一块糍粑。

“拿去吃吧。”

铁锤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嘴,“甜甜的,真好吃。”

年纪小的两个弟弟妹妹也咬一口,很给面子地点头,“好吃。”

张蔓月跟张母说道:“娘,你也吃。”

“我吃这个做啥,留给孩子们吃就行了。”

“你就吃嘛,尝尝味道。”

张母拗不过她,拿起一块蕨菜糍粑尝起来。

原本她以为这是用糯米做的,却不是。

这糍粑的口感很扎实绵密,跟她以前吃过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是什么?”

“这是蕨根糍粑,就是山上的蕨菜根做成的糍粑。

你们以后要是少粮食,也可以到山上挖蕨菜根回来,到时候用……”

张母叫住她,让孩子出到外边去。

孩子年纪小,嘴上没个把门的,要是一不小心透露出去,那可就不好了。

在孩子出去之后,她才问道:“蕨菜根我见过,你是怎么做成这样的?”

张蔓月便把自己怎么做蕨根糍粑的,跟她们说了。

张母真没想到蕨菜根还能这么吃,工序还挺多,得花不少力气呢。

不过这糍粑可以填饱肚子,就算费些功夫,那也是值得的。

“成,以后家里少粮了,就到山上挖蕨菜根。”

她叮嘱张大嫂张二嫂,“这话你们可不能传出去,要是让外头的人知道了,我可饶不了你们。”

“娘,你放心吧,我们不会说出去的。”

要是说出去,乡亲们不就跟他们抢蕨根了吗,她们可没这么傻。

张蔓月拿出一袋黄豆,还有一袋黑豆,“娘,你们会做豆腐吗?”

张母摇摇头,“我们哪会做这个。”

“我来教你们做,我知道怎么做豆腐,到时候你们做好豆腐,能拿到镇上去卖。”

张母诧异地看着她,“你咋会做豆腐?”

张蔓月早就想好了理由,“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上头有写做豆腐的方子。

我教你们做,到时候你们学会了,可以挑着豆腐到镇上卖,也可以让爹挑着到各个村里卖。”

张母:“这不成,你自个儿做,让你爹帮你卖。”

这年头手艺可值钱,那可是人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人愿意把手艺透露给别人。

她娘家有个侄子,想要拜师父学木工手艺,得交二两银子孝敬师父,还得帮忙干五年的活儿。

要学一门手艺有多难,得出钱出力才有人肯教。

可她居然要把这门手艺,就这么教给他们,这怎么能成。

她一个寡妇,在夫家过活本来就艰难,要是有一门赚钱的手艺,以后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张大嫂听到张母的话,当即就急了。

这是好事呀,婆婆怎么不答应。

家里收成不好,孩子又多,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她家那口子前两天还跟她商量,想要过两天去县城找活干。

听说码头招人运货,一个人一天能有五十文钱,要是干得好,能有六十文钱呢。

去码头扛包确实能赚钱,可也累人呀。

一个月干下来,人能瘦两大圈,得补上大半年才补得回来。

要不这种挣钱的活儿,为啥老是招人,还不是没有人能长年累月干这个活儿。

她心疼她自个儿的男人,不愿意让他去受这份罪。

要是家里有别的营生,他就不用去码头干苦力了。

“娘,大姑这么做,也是为了帮咱们。

要是咱们能做这个营生,阿显就不用到码头当苦力了。”

张母知道她心疼自己的男人,难道她就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

可事情不能这么干呀。

这是月月的手艺,凭着这门手艺,她也能过得好一点。

“咱们家人口多,壮劳力也多,随便找个地方干活,就能有口饭吃。

月月婆家才有几口人,还都是女人,日子可比咱们家难过多了。

他们都这么难了,要是咱们把她的方子拿过来,那成什么了。”

张大嫂却非常不赞同她的这个说法,又不是他们逼着大姑把方子拿出来,是她自己主动想要交出来,怎么就成她的错了。

张蔓月没有纠结方子的事,反倒注意到她们说张良显,要去码头干苦力的事。

“娘,大哥要去码头找活儿干?”

张母叹了一口气,“眼看着今年的收成不好,家里人口又多,总不能在家坐吃山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