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深城当地政府号召企业抗击疫情进行慈善捐赠,给予部分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梁安没有捐款,而是向当地政府卫生部捐赠了一批价值五百万的防疫物资。
另外向国内疫情严重城市的医疗单位,捐赠了相应的防疫物资和药品。
这次捐赠总计三千万左右,被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让安瑞公司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安瑞公司从成立至今,首次那么大方公开捐赠,立马被各路媒体争先报道,上了各路纸媒的头条新闻。
看到报纸上的头条版面报道,梁安有点诧异,不就捐赠一次款,至于闹得这么大动静?
难道是被作为正面教材,动员深城更多的企业进行慈善捐款?
梁安很少以个人名义,又或者是公司名义公开捐款,基本上也不参与国内的慈善拍卖会。
公司做大做强,基本上都要干公益项目,利用媒体的力量,大肆吹嘘一番,提高个人和公司的知名度,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不过梁安很低调,每年能收到的宴会邀请,以及慈善拍卖活动不计其数,但基本上都是一口回绝了。
安瑞公司能崛起,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公司,完全是公司资源倾斜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凭借着专利技术站稳脚跟,而不是虚名。
安瑞公司凭借着VCD崛起,发展成为大公司,至今为止,以公司名义默默在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修建了一百多座希望小学,为贫困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助金,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想。
到现在六年的时间,共资助了五百名贫困生高中生圆大学梦。
除了教育扶贫,安瑞公司选择多个贫困地区的县城和乡镇作为试点,跟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想要富先修路,迄今为止,安瑞公司在这些贫困落后地区,光是路都修了十几条,解决当地出行难的问题。
这些产业扶贫项目涵盖了教育、产业,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扶贫成效。
对于梁安来说,这些扶贫项目远比捐款实在多,真正惠及普通民众,帮助贫困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用产业扶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这些事情极少被媒体报道,那是安瑞公司要求当地政府不要大肆宣扬,因为这些产业扶贫项目,也是试点工程。
安瑞公司未来还会在国内贫穷落后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对当地贫困户们进行精准扶贫,完成一个大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感。
外界对于安瑞公司的印象,那是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公司,资金雄厚,但是极少参与国内公益项目,被称为科技圈的铁公鸡公司,基本是一毛不拔的存在。
这次疫情安瑞公司捐赠防疫物品和药品,一出手就是价值三千万元,可谓大手笔,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但是那些扶贫工程投入的资金,却是比这三千万还多得多。
经过媒体的报道,深城关外和关内有不少企业纷纷捐款捐物资,为抗疫贡献一份力。
小灵通行业里,UT公司紧随其后公开捐赠款项,其他厂商也有样学样,纷纷慷慨解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国内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疫情,所有人都相信能战胜这次疫情。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梁安还是一如既往地前往安瑞产业园上班,跟员工们一起抗击疫情。
安瑞产业园施行封闭式管理,如同往常一样生产,对于员工体温严格监控,进入产业园的货车会进行消杀处理,货车司机会测量体温,集中在一个区域。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安瑞产业园暂时没有出现一例感染病例。
整个产业园里公共区域,每天三遍消杀,充斥着浓浓的消毒水的味道。
在疫情的影响下,安瑞公司的几个核心业务,多少遭受了冲击,营业额下滑。
最严重的是小灵通业务,小灵通用户增长缓慢,安瑞小灵通的各渠道出货量,直接出现了腰斩的现象,利润也急速下滑。
安瑞在小灵通的市场份额,没有多少变化,稳稳占据着百分之四十五,依旧站在金字塔的顶峰。
作为小灵通第一梯队的厂商,销量都遭遇了滑铁卢,其他厂商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各行业都遭受到了疫情的冲击,有些中小企业顶不住,资金链断裂,陷入了破产的地步。
梁安对于负责这几项核心业务的总经理没有苛责,而是让他们维持现状即可。
疫情不会持续多长,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市场会迎来一波增长,那时候便要抓住机会,让公司核心业务更上一层楼。
国内在6月份抗疫取得胜利,所有患者康复,解除隔离,没有在增加任何一例,国家防疫部门宣布这次疫情彻底结束了。
这个消息传播开来,全国各地民众沸腾,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国内又恢复了正常,公众也不再限制出行,消费恢复,疫情成为了过去式。
这次疫情催生了电子商务和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