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 第191章 重文轻武,赵匡胤的不足之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重文轻武,赵匡胤的不足之处!

赵匡胤他当初的登基说好听一点是禅让 ,可说难听一点就当欺负孤儿寡母了。

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事,赵匡胤则是将责任都丢到了文武百官和赵匡义的身上。

当初黄袍加身一事完全都是他们做主,自己也是受害者,自己也是被逼无奈的。

即便赵匡胤他当时内心就有这个想法了,也只能说是被人逼的。

要不然这谋朝篡位的名声,怕是真的逃不过去了。

那历朝历代中被沾上欺负孤儿寡母名声的人,有几个是落得好下场的一只手,估计都能数的过来?

不过好在现在有天幕内容为证,总算是能够为自己正名一些。

自己最起码是一个好皇帝,也成功做到了造福百姓。

后周做不到的事情,自己成功替他们做到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夺位,那五代战乱估计时至今日也不一定能够结束,天下也不一定能够恢复到宁静的状态中。

感慨完当年陈桥兵变一事后,赵匡胤又将注意力放到了天幕所说的宋朝隐患一事。

“崇文抑武”一事,在赵匡胤眼中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五代十国的战乱和影响还历历在目,赵匡胤他就必须要想办法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

绝对不能让宋朝也陷入到诸侯割据的情况,变成第二个五代十国。

为了限制那些武将,赵匡胤就要想办法的扶持那些文人。

好让他们可以跟武将进行抗衡,甚至是压制对方。

武人势大,容易造反,那王朝就容易灭亡。

文人势大,最多就是添一点乱子罢了,王朝还能存在下去。

如今在看到天幕上的那些内容后,赵匡胤意识到一味的崇文抑武是不行的。

赵匡胤必须要想到一个适中的办法,能够调解文武双方的矛盾和势力。

或许那些后世皇帝的软弱无能,还有那些文臣的所作所为,跟这崇文抑武也有些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