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的天象。
如果按照黄子澄的说法去做,那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赦免秦王的死罪。
“黄……”
朱元璋当即要应下来。
不过,李暄的反应相当迅速:
“胡说八道!我泱泱大明,怎能弃《大明律》于不顾,而去效仿周礼?今日能效仿周礼赦免秦王?那来日,岂不是能施行井田制了?”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目光忽然来到了朱棣的身上,“老四,此事你怎么看?”
朱棣愣了一下,心里头郁闷的半死。
没事来看什么热闹啊!
这下可好,这个烫手山芋丢到自己手上,自己还不能不接。
他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如果支持黄子澄,李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如果完全否决黄子澄的办法,那朱元璋多半会要求他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他要是想不出来,没准就会被朱元璋迁怒找借口揍上一顿。
朱棣可太了解自己这个爹是何等的喜怒无常了……
“得想个折中的办法,谁也不得罪才行。”
沉思了一会儿,朱棣道:
“将秦王生死交给昊天定夺之策,本王觉得可行,但不应延用周礼之中记载的做法,李暄所言不无道理,我大明岂有效仿周礼的道理?”
“所以儿臣建议,父皇差人准备两杯酒,一杯无毒,一杯有毒,让二皇兄去喝,若是被毒死,那便是命该如此,若是没死,亦是天意使然。”
朱棣暗暗为自己的聪明感到窃喜。
这话,说的何等圆润,谁都不得罪!
然而……
话才刚刚说完,朱棣就发现朱元璋和李暄全都不约而同的朝他投去了极为不满的目光。
朱棣嘴角一抽,叫苦不迭。
他以为谁都不得罪,结果貌似两边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