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宸妃总召臣妇进宫,是因为臣妇在江南时和她做过两年好友,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分就断了。”
“如今宸妃娘娘在宫里,臣妇又是重臣之妻,若总是应她的邀请,难免会让人多心,娘娘可有办法帮帮臣妇。”
皇后娘娘叹了一口气,看着赵琳说:“自然是有的,宫妃召臣家眷入宫,明面上都要问过本宫,本宫可以为你拦一栏,且她身为宫妃,自然而然受本宫约束,这件事不难,难的是你和侯爷要谨言慎行,莫要与宫中皇子走的太近。”
“平阳侯手握重兵,受陛下倚重,这是好事,可烈火烹油与鲜花着锦,往往只差一毫,你两个哥儿都在上书房读书,每日都要和诸位皇子打交道,本就已经足够显眼,若是私下里再和哪位宫妃有交情,或是皇子们有来往,属实不妙。”
赵琳起身和皇后行了一礼,皇后赶忙动身扶她:“这是做什么?我当你姐姐,提点你两句而已。”
赵琳反握住皇后娘娘的手,情真意切道:“皇后娘娘您是我的姐姐不假,可您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您肯为了私情帮我,我当然要铭记于心。”
“我和侯爷,不是不知道要和皇子们避嫌,可世上许多事,都由不得自己,臣妇要不是被宸妃娘娘逼的太紧,也不会想要连累皇后娘娘的。”
皇后拍了拍赵琳的手,带着她坐下,再次叹了口气,说:“你的无奈我都知道,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我们都是绑在一起的。”
“你母亲和我母亲是一母同胞的姐妹,我们也是亲姐妹,你和侯爷好,也是我和玉华好,不用这么负担。”
赵琳笑着说:“是,多谢皇后娘娘。”
“不过,你和宸妃是因为什么断了交情的。”
赵琳苦笑一声,说:“当然是为一个情字。”
——
江南。
叶宁安走走停停,还是离赵琳越来越远,最后终于到了她以后要生活的地方——谢府。
谢长今是赵琳的好友,师姐,还是她半个师父,谢长今的丈夫谢长安,待赵琳亦是如兄如父。
两人虚长赵琳八岁,在赵琳去了上京那一年,就和她渐渐断了联系,和赵琳的哥哥姐姐也是一样。
无他,上京漩涡太大,一不小心被吸进去,搞不好要尸骨无存的。
但谢氏夫妇在接到赵琳来信那一刻起,还是想也不想的回了信。
可。
简简单单一个字,就表明了他二人的态度。
是以在叶宁安还未到时,谢府就已经备好了她的院子,还有她可能用要到的东西。
一个师父,两个丫鬟,谢家子女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