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杨老令公的宝刀啊,朱仝对杨老令公是尊重备至,今日且拜宝刀,犹如拜令公!”
说罢,在那"正大光明"的匾额下,朱仝将佩刀供于下方香案,恭恭敬敬的三跪九叩,算是对满门忠烈的杨家将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李寒笑见朱仝起身,反问一句,“朱都头,你说这杨家将原本为北汉臣子,反叛北汉,跟随宋朝,反而成了忠臣良将的楷模,不知道为什么没人说他们是不忠义呢?”
朱仝闻言,立刻皱眉反驳道,“李寨主此言大谬,这杨家将原本是北汉臣子不假,但是字‘火山王’杨衮之时,他就看出北汉刘知远不是好人,嫉贤妒能,不知抚恤民众,故而与我朝太祖铜锤换玉带,定下了约定,日后若是北汉覆灭,便叫儿子杨继业投宋,后来北汉主昏臣庸,不能爱民,杨令公才跟随了我朝,自此精忠报国,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还,令公碰死李陵碑,足见忠烈,后来杨家将九代英雄更是前赴后继,精忠报国,这等人物称不上忠义,谁可称得上呢?”
李寒笑要的就是这番话,他“哈哈”笑了两声,随即问道,“既然如此,你朱都头为何要对朝廷尽忠而死呢?当年杨令公撞死李陵碑,是因为契丹为外族,且入侵中原,身位炎黄子孙,岂能屈膝投降,纵使白日受饥饿,夜晚被风吹,他老人家也未曾屈膝,而今昏君当道,奸臣弄权,荼毒百姓,边患四起,稻田税,花石纲诸般恶政,难不成这样的朝廷还不改被推翻吗?”
朱仝没想到自己直接掉进了李寒笑挖的坑里面,一瞬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