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会在这?”
萧玫眼神冷厉的望着自己这位五皇弟。
萧顷闻言脸上的表情却是不变。
“兄长大人能在,吾为何不能在。”
萧玫闻言一时间哑然,望着脸上挂着三分笑意的萧顷冷哼了一声之后转身离开。
萧顷回头拱手目送萧玫的背影远去。
直到身后的曹公公传来声音。
“晋王殿下请进。”
萧顷整理了一下衣服之后跨步走入养心殿内。
今日的萧瑀有些困惑,自己这几个儿子平日里却不像是今日这般殷勤。
萧走到养心殿的中心,恭敬行礼道。
“儿臣,恳请陛下允许让儿臣前往疆场效力!”
此言一出,萧瑀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变。
“哦,你也想去疆场之上?”
萧顷闻言点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儿臣也是我大离一员!自当有守土抗敌之责!”
“此番赵周联军来势汹汹儿臣岂能安居于京城之中,让将士浴血于边疆之上。”
说罢,萧顷双膝跪地道。
“儿臣这些日子在府中也是勤学武艺,若是到了疆场之上也能手刃几个敌寇不坠我大离之威!”
“故而今日还请父皇允许,且让儿臣为国效力。”
萧瑀闻言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
此刻的他已经能敏锐地感觉到太子之争的激烈了。
萧顷也好萧玫也好,什么为国效力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东宫之内空悬的那个位置。
虽然想明白了其中诀窍,但是太子之争他无法阻挡。
这是大势所趋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既然无法阻挡,那就好好地抉择出一个真正能有能力的太子也算是不错。
一念至此,萧瑀缓缓睁开双眼。
只是此刻萧瑀的双目之中没有丝毫的情感,有的只是一个皇帝的冷漠。
“你能有此心朕深感欣慰。”
“此番赵,周之战,朕便让尔等二人各领一军奔赴战场之上。”
“齐王朕允了他去往赵国战场之上,那你便领兵去往周国战场之上吧。”
现如今的局面就是斗蛐蛐,谁能赢谁就可以成就太子位。
萧顷闻言躬身再拜。
“儿臣谢过陛下!”
“而今还有一个请求,还请父皇应允。”
“说。”
对于自己的儿子,萧瑀还是比较包容的。
只见跪在地上的萧顷深吸一口气,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开口道。
“儿臣,想请镇国公与儿臣同行出战,还请父皇应允。”
此言一出,萧瑀望向萧顷的眼神微微有所变化。
“若是朕所料不错,之前镇国公在打砸户部之际,可是曾辱没于你。”
“莫不是你要借此机会,坑害镇国公不成?”
此言一出,萧倾连忙把头埋得更低道。
“镇国公两代忠良乃是国之基石,儿臣岂敢有坑害他之意。”
“儿臣只是觉得,镇国公为人胸有谋略能文能武,若是有他领兵出战,必能挫帝国之锐气,扬我大离之国威。”
萧倾的话掷地有声,萧瑀目光紧盯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似乎是想要从中看出点什么来。
大殿之内沉默良久,跪在地上的萧倾额头之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流下。
此番申请让沐子安同行,自然是萧倾幕僚周鸿的主意。
在周鸿看来,沐子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其实力和军中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
而萧倾跟沐子安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冲突。
二人之间是合则两利的局面,二皇子萧孜占据长子身份,萧倾想要击败他那就要尽可能的拉拢人登上他这艘大船上。
而沐子安无疑就是眼下整个大离朝廷之上最耀眼和最重磅的那一个。
所以纵然双方之间有些不太愉快,但是为了太子之位这些都无伤大雅。
“此事朕可允许你,但是你能否请得动镇国公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萧倾闻言脸色大喜,连忙道。
“谢父皇应允。”
“儿臣告退。”
达成目的之后,萧倾转身离开皇宫。
五皇子府的马车之上,见到萧倾返回,周鸿连忙问道。
“晋王殿下情况如何?”
萧倾整理衣袍坐下,言道。
“果然不出先生所料,齐王果真去父皇那里请战了。”
周鸿闻言面色不变。
“以楚复之才,他自然能看得出此番之战绝对是立功扬名的好机会。”
“此番之战结束太子之位便可有所定论!”
“镇国公哪里不知道陛下怎么说?”
萧倾闻言长叹息一口气道。
“父皇已经同意,但是需要本王亲自去请。”
说实话让萧倾拉下脸来去求沐子安,多少还是有些难度。
周鸿见状微微一笑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晋王殿下与镇国公又无生死之仇,些许小摩擦何足挂齿。”
“此番之战关乎到太子之位,还请晋王殿下能有容人之量。”
萧倾闻言点头称是。
“劳烦先生点播了。”
“驾车,本王亲自去镇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