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秦汉时期的文学巨着,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就数班固的《汉书》了。
《汉书》简介:
班固作《汉书》,继承了司马迁《史记》的着作体例。凡汉武帝以前的史实,基本上根据《史记》,只略加补充,并在文字上作了些变更。
武帝以后的则是他父亲班彪所写的《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的基础上,经过采集史料,蒐辑异闻,重新加工整理而成的。
全书凡一百篇,包括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专叙自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至23年(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间的汉朝历史。
《汉书》是汉朝以来仅次于《史记》的一部历史着作,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
班固的《汉书》是从正统观念出发来叙述并评价历史人物的,不像《史记》那样具有战斗精神和进步观点。
另一方面,作者能够尊重客观历史事实,一般地做到了实录,这就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暴露了社会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有些篇章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对人民表示一定的同情,这是值得肯定的。
《汉书》语言凝炼,结构严密,对人物的描绘也很细腻,所以过去一些文人往往把《汉书》和《史记》并称。
为《汉书》作注的人不少。目前通行的《汉书》,有唐颜师古的注本和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
作者小传: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是有名的历史家。
58年,班固以父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开始在家私纂《汉书》,既而有人上书明帝,告固私自改作国史,将他逮捕入狱。
他弟弟班超上书,说明固着述《汉书》的意图,明帝才释放了他。帝赞赏他的才能,任他为兰台令史(典校图籍、治理文书的官),并命他继续编纂《汉书》。
经历二十多年,大体上完成了这部着作。(未完成部分是八表和天文志,固死后,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先后续补而成。)
89年,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中护军。大败匈奴后,登燕然山,班固作铭,刻石纪功。至92年窦宪谋反事败,班固连坐免官。后又为仇家洛阳令种兢所谗,再次被捕入狱,死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的主要着作:
1、《苏武传》—1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