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慈禧叹了口气,接着问道:“曾国藩,你在伪天王府搜到多少银两?”

“9821两,还捉到伪天王洪逆的五名所谓宫女。”

听到银两如此之少,但是数目却精确到个位。

慈禧没有说什么,她对那些宫女更是毫无兴趣。

她又问道:“你的湘军人马现在还有多少人?”

“大学十六万人。”

“哀家听说发匪石逆号称五十万人,你有信心打败他们吗?”

乍一听这么多人,曾国藩有些错愕。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石逆惯于虚张声势,臣猜测石逆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慈禧微微点头。

“你手下优秀将官都有谁?”

“鲍超很好,智勇双全,擅长冲锋陷阵。彭玉麟长于水师,现在是水师提督。总兵官朱洪章、萧孚泗都不错。”

“该赏的都要赏。”

慈禧将这些人都一一记住,这才步入正题。

“哀家没有看错你,哀家打算封你为钦差大臣,挟制湖广、陕西、河南、四川四地。你要尽快安排湘军入湖广,将发匪石逆彻底消灭。”

曾国藩眉头紧锁。

他有些担忧的说道:“臣与湖广总督官文素来不合,臣担心……”

“你不用担心,有哀家给你撑腰。哀家已经派安德海去宣旨,将官文调离湖广,让其到直隶任职。”

曾国藩乍然一听,心中十分诧异。

这种感觉说不上来是好还是坏。

但是他担心官文在湖广,一定会对他掣肘。

此时调走了,他反而还省心了。

想到这里,他对慈禧的调度和政治手腕又增加了一分。

他赶快回道:“微臣多谢太后大力支持臣。”

慈禧半掀开珍珠帘子,她想看看这位为大清朝清剿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的看门人。

当她看到曾国藩手足无措的举动和满脸的皱纹,以及凹陷的脸颊。

顿感曾国藩确实是鞠躬尽瘁了。

她慨叹一声,将珍珠帘子放下。

当即说道:“曾国藩,你们兄弟几人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将东路发匪老巢一举荡平,属实劳苦功高。说吧,想要哀家怎么赏你?”

曾国藩没想到慈禧竟然将皮球抛了给他。

“噗通”一声,他再次跪在慈禧的面前,将屁股撅的老高,头却几乎埋在胸前。

他嗫喏着说道:“臣……臣实不敢讨赏,臣生性愚钝,虽殚精竭虑,但未有寸功……”

慈禧对他的谦逊和低调极为欣赏。

她品了一口香茗后,说道:“曾国藩,哀家打算先封你为一等毅勇侯,封你的弟弟曾国荃为一等威毅伯。你属下其他将领一并封赏,你回去以后,拟一个名单折子上来。若是能够将西路石逆发匪一举荡平,将石逆献俘阙下。哀家和皇帝还会按照先帝生前的口谕,再封赏你。”

曾国藩“咚咚咚”俯身又连磕了三个响头。

他并非真的感谢慈禧的赏赐,也对这个侯爵并不满意。

而是对这个三十岁的寡妇,心里产生了畏惧之心。

慈禧一系列的表现,竟然将他拿捏的服服帖帖。

在他心里,感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太后对恩威并施手段的操弄,远胜道光帝和咸丰帝。

曾国藩擦了擦汗珠。

李莲英还以为他过度兴奋还未回过味来。

赶快提醒道:“曾中堂,还不快叩谢太后隆恩。”

曾国藩此刻耳朵似乎也有些失聪了。

他脑袋嗡嗡直响,也许在战场之时操劳过度所致。

好半天,曾国藩才再次叩谢道:“臣确实老了,耳朵也有些不灵了,臣叩谢太后隆恩。”

说完,再次叩了三个头。

此刻,他的背脊都被汗液浸透了。

慈禧并没有责怪他。

“无妨,哀家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哀家听说李臣典用十万斤炸药炸开的金陵城墙,那场面,是不是很震撼?”

曾国藩假装受到炮火刺激一般。

他捂着耳朵说道:“太后,那声音,宛如天崩地裂,至今臣仍然心有余悸。”

慈禧看到曾国藩不像是在撒谎。

她又问道:“看来哀家确实是急了些,你回去稍微休息休息,不过要在湖广歇息。你与石逆作战,有何良策吗?”

曾国藩顿时感动的涕泪横流。

他擦了擦眼泪,说道:“臣惭愧的很,臣和石逆交手三次,也败了三次,还两次落水。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臣现在已经不怕他了。他不过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臣以为应该稳抓稳打。让李鸿章的淮军入河南,收陕西,左宗棠的楚军出广西,攻贵州。臣在长江沿线水路并进,牵制住石逆,则消灭石逆不难。”

慈禧见曾国藩如此重视石镇清。

她眉头深锁,探头问向曾国藩。

“石逆最近十分猖獗,其兵力雄厚,你把他估计的高些,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左宗棠和李鸿章尚在东南清剿发匪的余孽,还不可离开,尚需巩固东南。你就没有更好的法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