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沃尔夫格勒依然如往常一样,沉闷的空气夹杂着呛人的煤灰在整个城市上空盘旋。
下城区的街道上是空荡荡的,只有穿着皮大衣的城卫军在各个路口徘徊警戒,任何通过的行人都会被他们给盘问一遍。
这种情况本地的市民也早就习惯了,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戒严已经是沃尔夫格勒的老传统了。
只需要等天气再冷一些把街上的流浪者都给冻死了,这一切也就算过去了。
然而正当扎洛林区相对富庶的居民们还习惯于这种沉闷氛围的时候,西南面旧港区这里的贫民窟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寒风夹着雪粒从高空中俯冲而下,砸在了地面上、摔在了屋顶上、也融化在了劳动人民坚毅的脸庞上!
“一、二、三,起!”
朱里·谢尔科维奇·叶洛霍夫跟着大家扛起了这根可以做房子顶梁柱的圆木。
上面的木刺扎进了他的手指中,刺骨的寒冷顺着掌心一路蔓延至小臂下缘,饥饿和严寒让他开始不自觉地战栗了起来。
然而即便如此也吹不息他胸中的怒火!
从天还没亮开始他已经连续工作8个小时了,即便现在到了中午他也没有要去吃饭的想法。
他现在有且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给叶格林和他的战士们搬更多的木头!造更多的木筏子!
戈顿河上的黑桥被总督派兵给封锁了,敌人幻想着他们只要守住了狭长的桥梁就能坐等游击队的战士们排着队前来送死。
但是三马巷残存的居民们却用着自己的行动在证明着,他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就是在放屁!
走不了桥老百姓就搭木筏子让游击队他们过去,没有木头就用自己家的门板、自己家的顶梁柱!
这本就漏风的屋子他们不要了也罢!
叶洛霍夫亲手拆掉了自己居住的小房子,这还是半个月前叶格林带着大伙儿帮他盖的。
烂泥巷改造工程最后的一步就是帮这里的居民都给搭一个刚好能容身的住所,新建的房子小得基本也只够放一张床的,然而这可比叶洛霍夫之前待着的烂棚子好多了!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别说叶洛霍夫这样的难民了,就连旧港区最年老的居民都从未见过叶格林他们这样的人!
叶洛霍夫不懂什么叫革命,也不知道叶格林说的压榨啊、剥削啊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作为农奴儿子的他却知道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而且还要更好!
叶洛霍夫就当风雪不存在的一般,一口气干到傍晚的时候,天色渐暗也不见他放下手中的工作。
“喂,叶洛霍夫,吃点东西吧。”
他的邻居杰米列夫老爷子挑着扁担过来了,两边的柳条筐里放满了一碗又一碗的面疙瘩汤,用石块和木板一层又一层地堆叠了起来。
“你看看你腿肚子都是抖的,快趁热喝了它吧。”
老爷子让他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直接把热汤给递了过来,同时也招呼着附近还在干活的众人们。
“大家先吃饭,叶格林说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左右也不会耽误多少功夫的。”
杰米列夫老爷子在工地上几乎是一个一个把人给抓过来吃饭的,今天的食客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吃得更急一些。
没几分钟空碗就重新堆回了柳条筐里,杰米列夫老爷子也正好回到了露天食堂这里。
之前握着叶格林双手的明娜嬷嬷正在厨房那拼命地忙碌着,由于只要能扛得动木头的人基本都在工地上了,这里只剩下了明娜嬷嬷和她带着的一票小萝卜头们。
他们当中最小的可能才刚断奶还背在了明娜嬷嬷背上,大一些的也不过四五岁正在帮着洗碗、揉面、煮面疙瘩。
尽管洗碗的水是提前烧好的,但是空气中逐渐降低的气温也会让水温快速下降。
这一点从小孩子们通红的双手就能看得出来,但这些娃娃们却各个不以为意,相反的他们一个一个围在明娜嬷嬷身边笑呵呵的,手上的工作是一点也没停。
这里的工作虽然有点冷、有点苦,但是却能够让孩子们每一顿都吃得饱饱的。
之前的他们可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日子,于是干起活来的时候丝毫不输外边的大人们。
被孩子们簇拥在中间的明娜嬷嬷可以说是旧港区这里的传奇人物了,她是一个修女但是从来没有人知道她究竟信奉的是谁。
比起修女的身份,大家更喜欢喊她一声明娜姐姐、明娜修女、明娜婶婶,最后直到现在的明娜嬷嬷才算完。
可以说旧港区这没有父母的孩子们基本都是被她带大的,但这位善良的老人却一直生活困苦。她自己经常饿肚子,她带着的孩子们也时不时地就要吃不饱,而能救济她的也都是些生活本就困难的穷苦人。
在两个月前偶然的一天,明娜嬷嬷照顾的一个孩子跟着街上的孩子疯跑到了三马巷这里。
结果回去的时候就让明娜嬷嬷给教训了,因为他不是空手而归的,而是抱着一小袋面粉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