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 第122章 都在演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海涛双眼微眯,嘴角挂着笑意。

不愧是京城而来,几点措施,直指要害。

从用电量,到设备运转,实际产量可以轻松计算出来。

好在卢主任提前知会,打扫了卫生,而且已经准备收手。

要不然,啧啧啧,不敢想啊。

不过,到底是毛头小子,立功心切,怕是也没心思翻旧账,刚才参观时,吓老子一大跳。

……

想及于此,心态放松,拍着桌面,沉声附和。

“都听见没有,以后厂内,秦主任说什么就是什么。”

下面端坐的管理层,无不应和。

“纺织车间,坚决服从。”

“库房没问题。”

……

秦青川嘴角微扬,装出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我就提前,感谢诸位同志支持了。”

之所以察觉有猫腻,却没有表现。

确实是为了台账,以及动态模型,顺利推进。

此时发作,先不说没证据,弄得华彩一团糟,还怎么开展工作?

哪怕是蛀虫,前期至少有人配合。

至于真是中饱私囊,也不急于一时嘛。

……

散会后,小组成员开始对接。

段海涛微笑邀请。

“秦主任,去办公室喝杯茶。”

秦青川没有拒绝。

“成啊,以后要经常打交道,少不了麻烦您。”

二人并肩而行,不稍片刻,来到厂长办公室。

面积不大,布置陈旧,木质沙发,玻璃茶几,普通办公桌,甚至资料柜漆面都已经开裂……

秦青川进门之后,简单扫了一眼,悠悠感慨。

“段厂长作风朴实,令人钦佩。”

段海涛装得挺像那么回事,长长的叹了口气。

“厂里也不富裕,该省则省嘛。”

说着,走向角柜,慢条斯理沏着茶。

秦青川随意一瞥,嘴角不禁一勾。

好家伙,招待客人,茶杯有磕碰、缺口,戏有点过了吧?

本来觉得你个老小子,八成不是好鸟,现在不用想,绝对十成十。

段海涛并未察觉,泡茶、散烟、落座。

简单扯了几句犊子,许是仍有一丝担忧,似是无意,开始套话。

“秦主任,之前实施双轨制,为什么没有同步规范措施?”

秦青川啧吧着嘴,故作无奈。

“我们也不是神仙,双轨制哪里会出问题,只有大致推测,万一措施不合理怎么办,对不对?”

说着,吸了口烟,继续补充。

“上面决定先裸跑,待发现病灶,再照方抓药。”

段海涛若有所思点着头,再次追问。

“那之前没有指示,我们任意发挥,万一有所疏忽……”

话到一半,没说下去。

秦青川瞬间了然,摆了摆手。

“放心吧,即便有问题,也不在企业。”

闻听此言,段海涛眉眼一挑,彻底放下心来。

“还是上级考虑周全啊。”

……

稳住段海涛,秦青川像是没事人,整天在华彩瞎转悠,那是得着哪个职工,都能白话几句。

至于台账,无非是将笼统账目细化,根本没什么难度。

管委会派来的人,又不是草包,区区小事,还不是裤裆里抓鸟,手拿把掐。

也就20号当天,需要秦青川指导,随后,便做得有模有样,而且特别悠闲。

眨眼一周多过去。

专项小组六人,无所事事,在秦青川刻意引导下,已经在厂内传开,而且还有不少职工羡慕、嫉妒、调侃。

28号。

天气阴沉沉,乌云拥挤。

秦青川脸色铁青,大步流星,走向小组办公室。

抬手一推,房门哐当一声,磕在墙上。

正在闲聊的六人,齐齐望来,紧接着,忙不迭起身,打招呼。

“秦主任。”

“秦主任。”

……

秦青川黑着脸,环视六人,沉声呵斥。

“知道厂内职工,怎么评价专项小组么?”

不等回应,伸手依次点着,最后拍着自己胸膛,声音不觉间拔高。

“连我在内,七个混吃混喝的蛀虫。”

其中一人,乔玲推荐进组,名叫赵辉,微微蹙眉,有些不服气。

“秦主任,我们该做的工作,可都是按时完成,不坐着能干什么?”

“能干什么?”

秦青川先是反问,旋即冷哼一声。

“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既然不知道,那我来说,从元旦开始,厂内所有数据,按照三联式重新梳理,你们六个人,需要多长时间?”

六人面面相觑。

谢智曾说过,刘永鹏、李斌完全可信,梁露婷、高梦月,以及韩昭昌工作能力尚可,至于赵辉就是钉子。

现场沉寂数秒,李斌干脆应下。

“好的,秦主任,我们马上就做。”

刘永鹏紧跟着附和,还加了期限。

“最迟一周,下月五号之前,便能上交。”

“好,那就五号,我要见详细资料。”

不给其他人反应时间,秦青川丢下一句话,扭身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