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川没敢耽误,汇报文件,在鹏城便已写完,拿着直奔苏老办公室。
率先来到秘书间,房门没关,还是轻轻敲了敲。
“您好,孟处长,我是秦青川,找苏老汇报工作。”
孟德抬头,看了眼,招了招手。
“小秦,是你啊,先进来,需要等一会儿。”
闻言,秦青川大步而入。
瞥见孟德伸手摸烟,忙从口袋拿出双喜,给散了一根。
“孟处长,抽我的,鹏城那边的,您尝尝。”
作为秘书,身不由己。
领导时间规划,梳理工作侧重,甚至还要随叫随到。
遇到随和的还好点,遇到严格的别说抽烟,哪怕在秘书间,也要谨小慎微。
孟德言行举止,侧面反映出:苏老很好接触。
二人点上烟,秦青川把防风打火机,顺手放在桌面。
特意带回来几十个,东西不大,有点新意,充当手信,再恰当不过。
孟德瞥了眼,眸中带笑。
“南下鹏城,做得不错,苏老没少夸你。”
秦青川态度谦逊,语气平和。
“您捧了,虽说工作顺利推进,可细节上还是有些毛躁,但愿等下苏老不会生气。”
孟德摇头,轻笑出声。
“你啊,不用拘谨,更不要担心,苏老很好相处,不喜欢刻意恭维,保持真性情最好。”
话外有话,昭然若揭,秦青川秒懂。
“明白,感谢您提醒。”
一点就透,孟德很满意。
“嗯,给讲讲鹏城的变化吧。”
……
二人闲聊,一根烟结束,又等了十来分钟。
隔壁,苏老办公室,一位中年人退出房间,路过秘书间,站在门口,朝孟德说了一声。
“孟处长,我这边汇报完了。”
“好的,田司长。”
孟德起身,笑着回应,旋即抬手示意。
“小秦,走吧,我带你过去。”
……
走进苏老办公室,第一感觉是大,第二感觉是简单。
进门右手边是休息区,沙发茶几,有些陈旧。
左手边是大号办公桌,足有两米五左右,上面文件、两部电话、台灯、笔筒……总之,摆得满满当当。
苏老正戴着老花镜,低头查看文件,听到声响,缓缓抬头。
待看见来人,尤其是秦青川,嘴角微扬,爽朗一笑。
“不错,近距离看,小秦面相蛮儒雅嘛。”
秦青川忙不迭上前,递上文件,颔首问好。
“苏老,您好,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苏老面带春风,努嘴示意。
“坐,早就想和你聊聊呢。”
说完,看向去沏茶的孟德,吩咐。
“小孟,我记得上午没有会,你去协调下,我和小秦的谈话,时间不会短。”
“明白,我会把其余工作延后。”
孟德恭敬回应着,沏好茶,端着走来。
秦青川双手去接,“麻烦您了,孟处长。”
待孟德走后,苏老往后一靠,笑着调侃。
“打电话时,你可不这样,怎么见了面,反倒拘谨起来了?”
果然平易近人。
早前电话沟通,以及刚才孟德提醒,秦青川的猜测,得到验证,心态放松,开了个玩笑。
“之前不在您面前,说错话,您也打不着,现在离得太近。”
“哈哈哈,哪怕远在鹏城,想打还是有办法的。”
苏老放声大笑,拿起厚厚的工作报告,看着封面标题,悠悠赞许。
“阶梯放量,提前增产,见火浇水,逐步并轨,总结很到位,预而有思,思而有行,行而有效,工作就该这么做。”
说完,微微顿了顿,喝了口水,继续。
“报告先放下,我晚上回去慢慢看,看完再说。你先谈谈,有哪些举措,是因为时间紧,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秦青川早有预料,之前就曾复盘过,仅仅斟酌片刻,徐徐开口。
“有,交流会和放开民企,前者过于高调,后者过于激进。”
苏老双眼微眯,语气变得肃然。
“明知冒险,却不得不做,确实有些为难你小子。放开民企,争议很大,有人一锤定音,说是可以试一试,要不然,怕是我也得给你打电话喽。”
秦青川心中一震,脑海浮现出一个身影,抿了下嘴。
沉吟良久,再次开口。
“苏老,放开民企也是没办法,我也曾想过凭借‘双规绩效’,促进增产,可不放心啊,唯有施加压力,制造紧迫感,双重保险,才能让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要不然就是价格闯关。”
“闯关?”苏老微微皱眉,“详细说说。”
秦青川尽量细致解释。
“数十年计划经济,一旦全面放开,但凡出现物资短缺苗头,民众绝对会疯抢,到那时,哪怕物资是需求的两倍,也填不平。
放开民企,重要的不是他们有多少量,而是信号,既迫使国企不放松,也昭告民众,产量会持续增加。
毕竟,由咱们扩产,或者建厂,速度太慢,消息也不容易传开,民企小作坊不一样,哪怕再小,只要在建,就会给民众错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