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敬吸了口烟,微微点头。
“轻工业企业多而小,重工业企业大而杂,工业科不止一次想调整,以及与产业司沟通,然而关系民生和发展,又不敢大动干戈,值此改革全面推广,放开民企,必然要有所准备。”
秦青川理解,又有疑惑。
“所以,眼下具体有什么问题?”
“你啊,急什么?”
张思敬笑骂一声,继续。
“苏老曾提起过,未来几年,轻工业制品,必然生产过剩,满足民生需求之后,会影响市场稳定,而重工业发展,受限于技术,会不会反向遏制轻工业?”
“确实需要提前准备。”
秦青川细细琢磨,深以为然,想起薅熊毛,双眼微眯。
“不过,我倒觉得整改轻工业,完全没必要,反而应该推波助澜,而重工业改制,可以适当转移侧重点,比如研发,争取形成,以轻工业倒逼重工业发展良性循环……”
“有些想当然,研发哪有那么轻松?万一没达到预期,就是轻工业物资泛滥,会导致市场混乱,间接影响民生。”
张思敬摇着头,突然心中一动,眉梢一挑,快速放下二郎腿,往前一探。
“我不相信你不清楚,说,有什么点子?”
秦青川抿了下嘴唇,笑了笑。
“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还在预可研呢。”
张思敬轻哼一声,努嘴示意。
“别扯淡,先说来听听。”
“扩大对熊贸易,以轻工业制品,换取重工业制品,乃至技术。”
闻听此言,张思敬眉头紧皱,声音不觉间拔高。
“你疯了?两家现在什么局面,你不知道?”
秦青川没有辩解,讪讪一笑。
“所以,我才说在预可研嘛。”
“研个屁,这是找死。”
张思敬狠狠一拍茶几,转而郑重警告。
“小秦,思维发散是好事,可要结合现实。有些事能做,是因为最少有半数人支持,可有些事万万不能沾,全民皆敌,只有死路一条。”
秦青川想据理力争,又觉得为时尚早,不由得叹了口气。
“好吧,我再想想。”
……
直至秦青川离开,张思敬越想越担心,觉得有必要向苏老汇报,打电话申请,得到应允,火急火燎前去。
来到苏老办公室,屁股刚沾椅子,不等询问,直接一五一十细致叙述。
“苏老,就是这样,小秦思维太危险,一门心思扑在经济上,已经开始忽略大环境。”
苏老点烟,沉思,足足两根,徐徐开口。
“在其位谋其政,小秦做的没错,提前预判轻工业物资泛滥,又能思考解决办法,当鼓励,而不是打压。”
语气平平点评一句,似是下定决心。
“这样吧,我让小孟和他沟通,至于扩大对熊贸易,可不可行,你不用管了。”
对秦青川,张思敬是真有感情,直白点,早已经当成心腹,甚至子侄晚辈。
一部纪录片,已然被推到风口浪尖,再来一次,面对悠悠众口,浩大压力,真不敢想能不能顶住。
万一被打击得一蹶不振,甚至……
沉默半天,鼓起勇气,委婉规劝。
“苏老,雏鹰翅膀弱,还需成长,太重的担子,只能压弯了腰。”
苏老摇头,轻笑。
“小张啊,你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吧,我有分寸。”
……
却说秦青川,径直来到大办公室。
“大家先停下,我说下刚刚的会议内容。”
待讲解清楚,直接吩咐。
“联系廖宇新,在鹏城组织并轨培训班,通知其余沿海城市,尽快派遣团队前去学习,截止本月25号,返回各地准备并轨。”
王爱军率先回应。
“好,我会和廖科长沟通,一定按时完成。”
孙立军举手示意。
“秦科,数据汇总也要同步调整么?”
“当然,早前的资料,该封档就封档,既然多点开花,就需要组建城市动态模型。”
秦青川毫不迟疑,说完,再次重申。
“之前讲过,就不多说了,城市动态模型,关系到各地企业扩产方针,对后续产业调整至关重要,切不可马虎。”
刘红梅看到秦青川望来,忙不迭保证。
“秦科,您放心,数据核对,我这边肯定不会出错。”
秦青川满意的点了点头。
“城市动态模型,由孙立军带队,数据核对,由刘红梅负责,王科长,你要做好统筹。”
“明白。”
……
雷厉风行,干净利落,一直是秦青川办事原则,对于冗长会议,十分不喜。
返回自己办公室,桌前落座,不由自主又想起薅熊毛。
十年后,毛熊会彻底完犊子。
他们家寡头、西方财团,都能饱餐一顿,凭什么老子就不能分一杯羹?
扩大对熊贸易,直接说友好援助毛熊。
既占据大义,又得到实惠,哪里有问题?
张思敬反应这么大,其他人又会怎么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