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 第219章 有意为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会议室。

张思敬神态轻松,稳坐主位。

角落处,戴锦诚充当会议记录员,稍显严肃。

姜炳良副处长,依旧冷着脸。

一向如此,众人早已见怪不怪,人家不爱笑,哪怕是过年,你能怎么办?

组织委员邱凯,满脸笑呵呵,职位优势,众人本就乐意亲近,这种姿态,更让人舒服。

作为纪律委员,宋廉明最该面无表情,眉宇间却挂着淡淡的笑。

大过年的,众人互相问好,寒暄。

约莫几分钟,张思敬轻轻敲了敲桌面。

“好了,先开会吧,根据部委指示,小秦不再兼任六科科长,前几天,关于六科人员调整,小秦已经提出建议,廉明同志,你这边有异议么?”

宋廉明特意看了眼秦青川,温声回应。

“没有,经过详细审查,王爱军等几位同志,作风优良,恪守纪律......”

巴拉巴拉一大段,核心一句话:秦青川推荐的人,都是好同志。

张思敬微微点头,转而侧目。

“邱凯同志,你们支委会呢,经过核查评估,也说说吧。”

程序规定,纪律和组织,在提拔时,永远是前提。

你可以会上反对,但先通过审核和评估,却不能少,当然,个别情况不算。

邱凯翻了下本子,不疾不徐开口。

“王爱军同志,50年5月生人,73年8月参加工作,76年12月入党......

历任重工业司办事员、副科长,工作能力扎实,参与完成多项重点项目协调工作......

80年初,调任六科任副科长,协助科室完成全面并轨,工作期间,主动担责,甘于奉献,得到上下一致认可......

根据......拟提拔六科科长。”

长长一段话,大家早有预料,之前开工大会,也曾讨论过,因为需要审核评估,是以延后。

却不料,邱凯仅仅微微顿了顿,再次开口。

“李志祥同志,53年4月生人......历任轻工业司办事员、副科长,该同志,立场坚定,长期深耕计划管理,曾参与......”

第二个候选人,有些出人意料。

作为‘守门员’,坚持差额提名,确保竞争性和透明度,无可厚非。

然而,张思敬的脸色,陡然变得难看。

秦青川瞥见,既觉意外,又很失望。

老张,啥情况?

没有提前给你汇报?

处里你可是高配,在司里也是班子成员。

主持工作这么久,不说一言堂,那不符合规定,可怎么隐隐有种失控的错觉?

......

对面,姜炳良面色如常,来回看了几眼张思敬和邱凯,捞起茶杯,慢条斯理喝了两口。

宋廉明则是微微蹙眉,率先提出异议。

“邱凯同志,有新的提名人选,我们支委没接到通知,怎么回事?”

邱凯笑了笑,连连抱歉。

“廉明同志,事急从权,仅有一位候选人,不符合规定,轻工业司年前,准备调整干部,已经进行过纪律审查。”

此言一出,现场一静。

宋廉明被轻视,很是不爽,可当众提出异议,得罪人太多,冷哼一声,没有再言语。

姜炳良悠悠一声。

“时间紧,方式方法虽有取巧,却也能理解,大家议一议吧。”

看似帮邱凯,又隐晦做实不符合流程。

宋廉明坐直身体,脱口而出。

“六科是我处最前线、最关键团队,青川同志不再兼任科长,贸然提拔外司同志,工作衔接恐有不顺,我觉得王爱军同志更为合适。”

秦青川不用说,肯定也是王爱军,之前会议让他推荐,别的不说,现在临时换人,那不是扯淡么。

姜炳良慢悠悠放下茶杯,往前一探,双臂枕在桌面。

张思敬见状,双眸半闭,抢先表态。

“正如廉明同志所说,工作需要延续性,显然王爱军同志更合适。”

一句话,结果呼之欲出。

姜炳良愣了愣神,歇了出风头想法。

“嗯,两位同志履历都很优秀,考虑延续性,我也赞成王爱军。”

......

随后,廖宇新晋升科长,借调鹏城,孙立军挂职副科长,李卫东和刘红梅晋升副科长,虽有波折,结果却没出意外,顺利通过,只等汇总上报......

一场会,秦青川开得稀里糊涂,总觉得大半年不在,处内发生过什么事,散会后,拿上本子和茶杯,追上张思敬。

办公室。

戴锦诚上好茶,退出房间。

秦青川和张思敬二人,沙发落座,各自点上一根大前门。

张思敬神态早已恢复,挑眉询问。

“怎么,觉得奇怪?”

秦青川不禁一愣,暗暗腹诽。

难道不应该?

得亏我在,多了一票,要不然,好好一场会,得开成什么样?

之前四人开会,您老到底有没有话语权?

总不能混了一年,啥逼事没干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